替吉奥联合高频热疗及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效果观察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mnbmnbmnbm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口服替吉奥联合高频热疗、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

方法

5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给予顺铂60 mg/m2+5-氟尿嘧啶600 mg/m2+白细胞介素2 300万U腹腔灌注化疗;替吉奥40 mg口服,2次/d,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2~3个周期;腹腔灌注化疗后30 min进行高频热疗,2次/周×3周。对照组27例腹腔灌注化疗及替吉奥用法、用量同观察组,未进行高频热疗。

结果

观察组25例中完全缓解(CR) 4例,部分缓解(PR) 15例,稳定(SD) 5例,进展(PD)1例,有效(CR+PR)率为76 %;对照组27例中CR 3例,PR 14例,SD 7例,PD 3例,有效率为63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个月,对照组为8.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受益(生命质量显著改善+改善)率为80.0 % (20/25),高于对照组的51.9 %(14/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 ,P=0.0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服替吉奥联合高频热疗、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国广州5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广州市5起胃肠炎暴发(A-E)共274份粪便标本和流行病学资料,利用RT-PCR方法对诺如病毒进行检测,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用Clustal X 1.83和MEGA 5.05生物软件对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研究人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OC43的基因型分布特点,为阐明HCoV-OC43的分子流行规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从2013年-2015年HCoV-OC43检测阳性的呼吸道样本中提取核酸,用逆转录方法扩增cDNA,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全长纤突蛋白基因(S)、聚合酶基因(RdRp)和核蛋白基因(N)。用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拼接、进化树构建和S蛋白氨基酸比对。结
目的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腺病毒(Adenovirus, Ad)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拟构建一株经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pIX)蛋白的5型重组腺病毒(Ad5-IXGFP)。方法我们将GFP基因构建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中IX基因3'端,通过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E.coli BJ5183细菌内的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腺病毒
目的初步探讨广西地区鼻咽癌患者、血清VCA/IgA阳性高危人群及血清VCA/IgA阴性健康人群EB病毒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选择广西苍梧地区经血清学筛查VCA/IgA阳性高危人群志愿者60例,对照为血清VCA/IgA筛查阴性的健康志愿者20例,同时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鼻咽癌患者134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外周血
目的评估两种等温扩增方法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病毒鉴定中的应用,为利用二代测序进行病毒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两份病原已知的重症肺炎病人咽拭子,分别采用单引物等温扩增(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SPIA)和多重置换等温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目的在乳腺癌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和小鼠乳腺肿瘤病毒的存在,期望能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靶点。方法取76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应用PCR和巢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HPV L1、HPV16E6、HPV16E7、HPV18E6和HPV18E7, MMTV的env基因序列,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在76份样本中,HPV L1阳性7例(9.21%),且测序后均为HPV18基因型;HPV16 E6和HPV16E
目的建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协同感染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中初步探索自噬和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将IAV和SP以不同顺序感染Balb/c小鼠,观察其体重变化和死亡率,检测其肺部IAV和SP滴度、病理改变情况,建立IAV~SP协同感染动物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特征蛋白LC3及凋亡特征蛋白C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碘化油化学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原发或复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癌患者56例,共64个病灶,肿瘤直径>3 cm,在局部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碘化油化学消融治疗,1、3、6、9、12个月分别行增强CT检查,评价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手术时间5~20 min
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维持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稳定,研究发现它们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维持染色体的完整;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核蛋白结构,可延长端粒并维持端粒稳定,与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癌变直接相关;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既是端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端粒酶的限速亚单位,直接决定端粒酶的活性。进一步研究端粒、端粒酶及hTERT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有助于
目的探讨S100A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Ⅰ型子宫内膜样癌及4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100A4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S100A4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7 %(31/65),正常组织为0(0/4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