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在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30例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观察骨折处的愈合情况与肢体功能。结果 随访2年后发生所有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明显畸形,双下肢等长,双下肢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骨折固定术;重建钢板
  
  临床中,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并不少见,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也有上升的趋势。临床经验显示如治疗措施不当,容易带来较严重的并发症,重建钢板在国外应用较多[1],但应用于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报告较少。本研究选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30例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患者并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观察骨折处的愈合情况与肢体功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30例肘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患者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X线检查证实有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12例,性别比为1.5:1。年龄最小的1例为16岁,最年长1例为58岁。在受伤原因中统计结果显示:车祸外伤19例,压伤 6例,高处坠落致伤5例。
  1.2 试验方法 对入选的30例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观察骨折处的愈合情况与肢体功能。
  2. 果
  本组资料中24例(80.00%)手术切口Ⅰ期愈合,6例(20.00%)Ⅱ期愈合,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8 d出院。对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后发现所有患者骨折处无明显畸形,双下肢均等长,活动逐渐恢复。此外,在随访中也发现,3例(10.00%)手术患者在阴雨天术区酸痛,最长1例阴雨天术区间断疼痛持续11个月。服消炎止痛药、敷风湿膏药能缓解。
  3 讨论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即使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本文对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30例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并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不稳定性骨折主要有如下的几点优势:手术操作相对容易、时间较短、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小[2];重建钢板塑形容易、贴骨,可应用两块重建钢板平行固定,对骨折端能起到较牢固的固定作用,不但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3];重建钢板能维持骨折原位固定;此外重建钢板是骨科最常用骨折内固定材料之一,应用较为广泛,获取材料相对较容易。但是在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膝关节周围不稳定性骨折时应注意预弯弧度要紧贴骨表面,否则术后容易引起钢板顶压皮肤。此外术后的锻炼对早日愈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早期: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可使踝关节背屈,股四头肌收缩,使整个下肢用力,然后再放松,一下一下地逐渐进行。早期不做关节活动锻炼;②中期:此时局部肿痛消失,骨折端因已有钎维性愈着,骨痂逐渐增加,较稳定。在夹板保护下不易变位、除继续肌肉收缩锻炼外,做一些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由一个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下肢患者可扶床行走,伤肢逐渐负重;③后期:骨折已临床愈合,或已去除外固定。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使各个关节得到全面锻炼,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护下,逐渐负重走路,直至骨折愈合牢固。应尽量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综上所述,治疗膝关节周围不稳定骨折,可根据骨折情况手术中应显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应用重建钢板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且适应证广、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参考文献
  [1] 郭斌,王兴瑶,陈剑明,等.双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髁间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8,11(4):331-332.
  [2] 麦鸿飞,冯光,周海辛,等.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5例.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669-670.
  [3] 张成亮,盛威忠,陶铁成,等.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实用骨科杂志,2009,15(8):609-6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屋建筑逐渐由单层、多层向高层发展,房屋结构形式也由简单的砖混结构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安全与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逻辑思维,对于常见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抗震设计;底层框架;结构计算  Abstr
摘要:现今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小区已是星罗棋布、遍布城郊,且处于高度发展阶段。然而高层住宅具有楼层多、功能复杂、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对给排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给排水工程的特点、给水方式的设计和排水设计方面做出了探讨,并为给排水设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in the city high-rise reside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增加,特别是产品的复杂性增加,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致使寿命期缩短,对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现代设计的特点是面向市场和用户的设计,现代设计不仅要实现产品的基本功能,更应体现人性化和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同时,我国近年来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传统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由于技术、管理、投入不足等多方
摘要:我国住宅建筑长期以砖、木、砖混为主,建筑结构类型的替代进程比较缓慢。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在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住宅建筑上尤为明显。这种变化的开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新型墙体材料大量替代砖混,成为住宅的首选结构。现就目前工程中大量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各项技术指标做一简单分析,以便同行借鉴指导工程实践。    关键词:钢筋混凝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步人老年型住区的行列,然而现有大部分住区的环境设计却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休闲需求。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不同老年人对休闲空间的需求,从而对老年型住区户外休闲空间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未来的住区环境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户外休闲空间;适应性  TU982    当人类社会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85年5月至2009年3月21例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其中92%的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手术治疗剖胸7例,剖腹10例,剖胸后剖腹4例。结果 术前确诊16例(76%),治愈18例(85.7%),死亡3例(14.5%),主要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和严重感染。结论 术前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麻醉方式,正确处理合并伤,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