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间带先天性眼球震颤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的设计和应用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作者所设计应用的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对无中间带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作者设计的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治疗的无中间带CN 1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眼球震颤的幅度和频率变化。

结果

右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为0.65±0.25、0.42±0.26和0.38±0.23,左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2±0.26、0.38±0.17和0.35±0.14,双眼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眼震幅度明显降低,频率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可有效减轻无中间带CN的眼震幅度及频率,改善视功能,是治疗无中间带CN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和转移情况,分析胸肌间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胸肌间淋巴结检出率、胸肌间淋巴结总体转
臌胀病病位在肝、脾、肾,以《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依据,通过对肝脾关系的剖析,结合古今百家之言,归纳总结得出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当加以实脾。此处的实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 (MSCT)对伴巨大倒置T波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伴巨大倒置T波的AHCM患者(AHCM组)行MSCT、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其MSCT结果与30例无心肌增厚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SCT均正确诊断AHCM,超声心动图10例漏诊。MSCT图像上AHCM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厚度(LVA)为(21.3±3.6)mm,舒
目的分析苏皖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05例(105眼)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为单眼患病。其中左眼53例(50.5%),右眼52例(49.5%)。男70例(66.7%),女35例(33.3%)。40岁以上者92例(87.6%)。有明确外伤史者59例(56.2%),其它病因16例(15.2%),无明显诱因30例(28.5%)。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