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屋相处的日子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u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忙里偷闲,翻开旧日的照片。不经意间翻开一页,我指尖一滞,望着微微褪色的照片,回忆如潮涌来。
  那是一栋并不起眼的老房子,房前小院里有一棵不算高但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秋日的暖阳洒下,在老屋屋顶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屋中几只猫儿趁着天晴爬上墙头,在屋顶上团成几个毛茸茸的圆球,沐浴着阳光。这是我儿时住过的老屋,一个留下我美好回忆的地方。
  小时候,我随外婆回乡下住了一段日子,那个秋天是十分快乐的。老屋的后院,是一个小菜园,这儿种一片茄子,那儿种一块玉米,左右是黄瓜西红柿,前后有青菜红薯。矮小的篱笆爬上嫩绿的豆角藤,屋边墙角的南瓜也爬上屋顶,墨绿的大叶子遮掩着一个个金灿灿沉甸甸的南瓜。秋是丰收的季节,我每天一起床,就一头扎进这神奇又美丽的小园中。
  老屋的门口,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墙角随意摆着几个深绿的老南瓜。有时早上起来,看那南瓜竟敷上白霜,天冷了。南瓜的旁边放着一个小炉子,初秋微凉的夜晚,我们一群小孩子总爱围在炉边,闻着炉中香甜的气息,期待着打开炉子的一刻——老屋后院种的红薯,表皮微微烤焦,香气扑鼻,吃一口香甜松软,温暖了秋夜。
  秋季走了,我們回到城市中,那个乡下老屋带给我的美好回忆,被我珍藏在心底。
  ‖河北省石家庄第四十中学‖指导教师:郭慧
其他文献
教室里嘈杂的声音,像叽叽喳喳的麻雀声,充斥在我的耳边。我僵硬地挺直背,稍作休息,看着搭在砚台上的毛笔不断滴落黑乎乎的墨汁,浸透了薄薄的宣纸。你终于驱走脸上的乌云,掬着笑,向入围的同学表示祝贺。  我低下头,心里面很清楚,我又一次失败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传来你的声音:“你觉得,以你的水平,再来几次才能入围?”你的声音平静,与平常没什么不同。我不愿回答,甚至想让女巫快快飞来,好让我乘着她的拖把飞离。
亲爱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们探讨生命的真理。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可是,进入到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似乎不记得这个道理了。許多时候,人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的堆积物遮蔽了生命,人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了一生的精力。  那么,请允许我说
记得我特别喜欢女作家三毛说的一句话:“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是啊,陆游一心戎马四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他一生苦苦追寻的梦;李白慨叹满身才华无用武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炽热之心的真情流露。  我愿笔尖是载我起航的小帆,我愿白纸是供我翩翩起舞的舞台。  我喜欢在书中徜徉,欣赏一个个普通文字所组成的华美
岁月就像一场散去的大戏,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往事,都淹没在风中,那沉浸在心中的迷惘,是否已经探寻到了答案?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一幢幢高楼大厦林立在街道两侧,老房子拆了一排又一排,挖掘机轰响不断……我无奈摇头,迈开步子,去往一个“静”地。  老街在超市旁显得有些突兀,青石小路却依旧是青石小路,许久不来,石缝间破损的痕迹似又多了一分,街旁老屋自然褪去了鲜亮的颜色,青砖黛瓦亦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拉里摩尔县,有一个通往落基山国家公园的小镇——埃斯蒂斯帕克,吸引游客前来的不仅是这里优美的环境,还有另类有趣的旅馆。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家以收藏客人赠送的钥匙而闻名的旅馆——鲍尔佩特旅馆。  鲍尔佩特旅馆之名出自一本知名小說《鲍尔佩特旅馆的七把钥匙》。描述了一位叫作马吉的小说家,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鲍尔佩特山村旅馆,并以为自己拥有了这家旅馆唯一的钥匙而开始闭门创作,但在夜里,意外接二连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美,是世间的一个奇妙的字眼。有时,我们一直在被美包围着而没有发现;有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发现着不一样的美。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些美藏在青春的记忆里,从没改变。  请以“ ,让我看见不一样的美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名师题解】  相比于命题作文和题目自拟的作文,半命题作文是学生们最容易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围绕(1)句中的“责任”这个关键词,结合其他三句中的一句或
本期為22~23~24合刊
期刊
奶奶是一位平凡的农妇,从没读过一天书,也不认识几个字,她甚至连电话都不会打,但是我却从她平凡的外表之下读出不平凡来。  奶奶信佛,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赶往乡下烧香拜佛,风雨无阻,从不缺席。虽然去年摔断了腿,至今走路蹒跚,行动迟缓,可一到日子,她照例买好供果,搭乘乡村公交赶往老家。我劝说她不要去,可她只是笑笑,然后依然固执地回去。  老家二楼西边的一个房间是奶奶拜佛的地方。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就
2019年秋季学期,《似是而非》第一次出現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这门课程集结了不同学科的12位教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为学生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  在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楼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