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医疗单位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其药品管理的好坏对群众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情况来说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必须积极分析和探索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还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经验,对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医疗;药物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文
章编号】1002-3763(2014)02-0111-01
一、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药物的储存条件差
主要是指药物储存的设备条件差和环境条件差。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的储存基本上都存在设备差,不能满足药物贮存标准的问题。而且,存放药物的房间普遍较小、通风不畅、阴暗潮湿。对于需要低温储存和避免强光直照的药物仅仅是存放在普通的医药架上,很多中西药物、袋装药物都是随处存放,还有一些基层医疗单位的中药饮片柜已经破损,鼠患十分严重。
(二)药物采购质量把关不严谨
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对于药物采购的质量验收工作不够重视,很多时候都是只验收一部分药物即可,必要的质量验收记录以及验收人员的签字也没有。通常都只对药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验收,对于进购药物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全面验收,给一些不完全符合医药质量标准的药物提供了侵入机会。
(三)药物库存跟临床用药有脱节现象
基层医疗单位药物使用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药品管理员的主观理解和经验进行用药,对药物库存跟实际临床药物使用的结合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很多时候临床需要的药物缺乏,用量少的药物却库存很多,甚至还有库存药物过期现象。这样不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影响,也浪费了很多药物资源。因此,落实药物库存跟临床用药的同步化是基层医疗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特殊药物管理不够规范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国内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对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等特殊性的药物管理不够规范,在保存、使用等很多环节都存在不足。对于特殊药物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忽视了,如药物使用发放的审核、处方签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
(五)药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医疗单位的药物管理人员不足,使得药物的管理有混乱现象。甚至部分基层医疗单位根本就没有药物管理制度,更不说药物管理机构了,对于各种药物的管理随意性很强,不规范的药物管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严重者连药物过期都未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储存也存在问题,尤其是特殊药物的储存很多都没有依照特殊药物贮存的标准进行,药物管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缺乏,这些都会对药物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管理造成影响。
(六)药物管理重视度不强
很多基层医疗单位还是存在不重视药物管理的情况,甚至部分领导也是如此,重视临床药物的使用远远高于药物的管理,认为药物的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药物采购、药物发放等。这就使得很多药剂人员都缺乏主动性,对药物的管理工作也不够积极、不够重视,严重忽视了药物管理的专业性。另外,部分基层医疗单位也存在陈旧的药物管理观念,使得药物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增加了临床用药的风险。
二、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资,改善药物储存环境
各个基层医疗单位应该加大对药物管理的经费投资,对药物管理的基础设备和药物存放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提升药物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给群众提供用药安全的保障。
(二)完善药物管理制度,实现药物管理科学化
在相关药物管理标准和规定的基础上,各基层医疗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完善药物管理的相关制度,避免出现药物污染、损坏的情况。对药物实行分类管理和存放,并定期检查相关药物的有效期,避免出现药物过期还被投入使用的情况。定期将药物管理各个程序的情况上报给相关负责人,避免出现因药物管理原因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三)强化药物管理人员培训,积极吸纳专业药物管理人员
专业的药物管理人员是药物管理的重要基础,对药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思想意识和素质也是刻不容缓的。就当前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来说,各基层医疗单位一方面应该积极吸纳专业的药物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应该着手对已有药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过后的药物管理人员都能达到药物专业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基层医疗单位还应该鼓励药物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勇于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药物管理知识和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药物管理的质量。
(四)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的药物采购
有基础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药物管理手段,对库存药物及临床用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定期对药物管理情况及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调整药物采购跟临床用药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实现临床用药充足、库存用药不过期不浪费的目标。
(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科学管理特殊药物
药物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如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等特殊药物的管理要求和规定,严格依照规定进行管理。特殊药物应该有专用的单据,有专门的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实行“双人双锁保管”的管理形式,对特殊药物的所有管理环节都有两个人进行复核。特殊药物的使用情况要每日记录统计,保证实际用量跟记录完全吻合。这样才能保证特殊药物管理的科学化,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六)转变陈旧观念,重视药物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单位由上而下都应该转变陈旧的药物管理观念,全面提升对药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根据各自单位的情况,对药物管理分派专业的人员,并定期对药物管理人员进行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的考核。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还可以创建专门的医疗机构药物管理委员会,对药物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总之,基层医疗单位必须对药物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严谨化的管理,全面落实并强化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符合标准的,给群众的健康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善海.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医药,2006(04)
[2]杜志刚.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25)
[3]邹涛.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23)
关键词:基层医疗;药物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文
章编号】1002-3763(2014)02-0111-01
一、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药物的储存条件差
主要是指药物储存的设备条件差和环境条件差。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的储存基本上都存在设备差,不能满足药物贮存标准的问题。而且,存放药物的房间普遍较小、通风不畅、阴暗潮湿。对于需要低温储存和避免强光直照的药物仅仅是存放在普通的医药架上,很多中西药物、袋装药物都是随处存放,还有一些基层医疗单位的中药饮片柜已经破损,鼠患十分严重。
(二)药物采购质量把关不严谨
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对于药物采购的质量验收工作不够重视,很多时候都是只验收一部分药物即可,必要的质量验收记录以及验收人员的签字也没有。通常都只对药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验收,对于进购药物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全面验收,给一些不完全符合医药质量标准的药物提供了侵入机会。
(三)药物库存跟临床用药有脱节现象
基层医疗单位药物使用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药品管理员的主观理解和经验进行用药,对药物库存跟实际临床药物使用的结合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很多时候临床需要的药物缺乏,用量少的药物却库存很多,甚至还有库存药物过期现象。这样不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影响,也浪费了很多药物资源。因此,落实药物库存跟临床用药的同步化是基层医疗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特殊药物管理不够规范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国内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对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等特殊性的药物管理不够规范,在保存、使用等很多环节都存在不足。对于特殊药物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忽视了,如药物使用发放的审核、处方签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
(五)药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医疗单位的药物管理人员不足,使得药物的管理有混乱现象。甚至部分基层医疗单位根本就没有药物管理制度,更不说药物管理机构了,对于各种药物的管理随意性很强,不规范的药物管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严重者连药物过期都未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储存也存在问题,尤其是特殊药物的储存很多都没有依照特殊药物贮存的标准进行,药物管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缺乏,这些都会对药物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管理造成影响。
(六)药物管理重视度不强
很多基层医疗单位还是存在不重视药物管理的情况,甚至部分领导也是如此,重视临床药物的使用远远高于药物的管理,认为药物的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药物采购、药物发放等。这就使得很多药剂人员都缺乏主动性,对药物的管理工作也不够积极、不够重视,严重忽视了药物管理的专业性。另外,部分基层医疗单位也存在陈旧的药物管理观念,使得药物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增加了临床用药的风险。
二、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资,改善药物储存环境
各个基层医疗单位应该加大对药物管理的经费投资,对药物管理的基础设备和药物存放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提升药物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给群众提供用药安全的保障。
(二)完善药物管理制度,实现药物管理科学化
在相关药物管理标准和规定的基础上,各基层医疗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完善药物管理的相关制度,避免出现药物污染、损坏的情况。对药物实行分类管理和存放,并定期检查相关药物的有效期,避免出现药物过期还被投入使用的情况。定期将药物管理各个程序的情况上报给相关负责人,避免出现因药物管理原因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三)强化药物管理人员培训,积极吸纳专业药物管理人员
专业的药物管理人员是药物管理的重要基础,对药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思想意识和素质也是刻不容缓的。就当前基层医疗单位药物管理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来说,各基层医疗单位一方面应该积极吸纳专业的药物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应该着手对已有药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过后的药物管理人员都能达到药物专业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基层医疗单位还应该鼓励药物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勇于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药物管理知识和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药物管理的质量。
(四)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的药物采购
有基础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药物管理手段,对库存药物及临床用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定期对药物管理情况及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调整药物采购跟临床用药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实现临床用药充足、库存用药不过期不浪费的目标。
(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科学管理特殊药物
药物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如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等特殊药物的管理要求和规定,严格依照规定进行管理。特殊药物应该有专用的单据,有专门的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实行“双人双锁保管”的管理形式,对特殊药物的所有管理环节都有两个人进行复核。特殊药物的使用情况要每日记录统计,保证实际用量跟记录完全吻合。这样才能保证特殊药物管理的科学化,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六)转变陈旧观念,重视药物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单位由上而下都应该转变陈旧的药物管理观念,全面提升对药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根据各自单位的情况,对药物管理分派专业的人员,并定期对药物管理人员进行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的考核。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还可以创建专门的医疗机构药物管理委员会,对药物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总之,基层医疗单位必须对药物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严谨化的管理,全面落实并强化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符合标准的,给群众的健康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善海.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医药,2006(04)
[2]杜志刚.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25)
[3]邹涛.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