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田间试验与栽培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0~36 d,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油菜秸秆还田处理下水稻分蘖减少1~2个,根系单株伤流量降低1.0~8.6 mg,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分别降低0.10~6.11、0.06~0.31和0.52~0.84μmol·g-1·h-1.水稻移栽后56 d,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油菜秸秆翻埋还田处理下水稻根系单株伤流量增加3.4~11.7 mg,根系GS、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0.34~0.78、0.13~0.45和0.18~0.20μmol·g-1·h-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处理下水稻根系单株伤流量降低19~25 mg,根系GS、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0.16~0.34、0.08~0.21和0.06~0.32μmol·g-1·h-1.油菜秸秆还田处理中,全量还田处理下的水稻产量最高,其中,与全量覆盖还田相比,全量翻埋还田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增加0.13~0.48 t·hm-2.可见,油菜秸秆还田会导致水稻生长前期根系活力下降、氮代谢酶活性降低,从而使水稻根系生长缓慢、返青延迟,但在中后期,随着根系活力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增强,秸秆还田会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全量翻埋还田更适宜于四川油稻两熟轮作系统.
其他文献
对左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胃、十二指肠转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7岁。10a前发现左足底约1cm×1cm黑痣,2005~03自行用针挑破后,伤口经久不愈。2006年1月在外院取材病检
晚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了胃肠道癌症易感性增加的本质是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机制失常,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失调,向恶性细胞转化。胃肠道上皮细胞在上述转化过程中,
我院2003—04/2007—04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33例,年龄4d~78岁,平均61岁。病程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获得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目前尚无公认的ITP治疗指南,相当多的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度治疗现象。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进一步完善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交隧道局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这对于加强员工满意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年金;员工满意度;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
现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髂腰肌囊扩张15例的MRI表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2~57(平均38.9)岁,病程1、5个月~3a,平均1.5a。10例伴有髋关节病变,其中股
药用植物园是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教学中的重要的实践基地,是集教学实践、中医药文化教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在中医药专业学科教学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几年来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探讨减少或避免其发生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01/2008—06进行的36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出现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