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爆肚尖的制作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爆肚尖”这道菜,虽不是什么名贵的大菜,但却受到许多食客的喜欢。可是要做好这道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菜,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生爆”是烹调方法“爆”的一种,是采用热油猛火急炒、旺火速成的烹调方法。
  “爆”这一烹调方法又分为油爆、汤爆、酱爆、辣爆、芫爆、葱爆、宫爆、生爆等。
  所谓“生爆”就是取生料下锅而得名,其烹调之法属油爆范畴,所不同之处是它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丝、花、卷等形状,在色泽上要求也特别讲究,还要突出原料本色,在滋味上要求味鲜,突出脆嫩,在芡汁上要求明油亮芡,成菜后,见汁见油不见汤。
  就烹制“生爆肚尖”而言,它要求选用肉质肥厚的猪肚头为原料,主料还需经过精细的刀工,认真涨发后挤干水分,再经过上浆处理,然后过油,尔后烹入调料勾芡而成。由此可见,烹制此菜工序较多,技术性较强。烹制此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选料。这是做好生爆肚尖的重要一步。主料猪肚应选用色正肉厚的猪肚头为好,配料是使菜肴色泽艳丽、味道鲜美的主要因素。因此,配料一定要得当,生爆肚尖一般配料应选用色泽鲜嫩,能增味增香的原料,如:大蒜瓣、青红辣椒、黑木耳、香葱、马蹄等。
  二、刀工。这是做好生爆肚尖的关键一环。俗话说:“爆肚尖考技巧,刀工技术很重要”,生爆肚尖最讲究的就是形状,要求刀工必须精细,大小必须均匀,花纹必须美观,生爆肚尖一般采用绣球形状较理想,其刀工步骤是:猪肚头去皮后改30cm宽的块,先顺直剞一字形刀纹,然后采用斜刀批,每四刀一断。
  三、上浆。这是一道重要工序。先将切好的肚尖用清水漂15~20分钟,使其色白质嫩后捞起放入洁净的纱布中挤干水分,加淀粉上浆。如果淀粉过多会影响花纹的美观,淀粉过少会影响菜肴的嫩度,在上浆时必须把握好原料数量与淀粉的比例,一般来说,淀粉是肚尖的6 %,此外,在上浆的手法上也应动作规范,否则会损伤花瓣,影响美观。
  四、滑油。这是菜肴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菜肴的色泽及鲜嫩度。操作时,一定要把炒锅用清水刷洗的干干净净,炒锅烧热后要反复用清油炝锅,再用热锅滑油法把肚尖滑散至断生。在滑油时,要正确把握好油温。油温过低,滑油时脱粉,造成质老不脆;反之,肚尖会结团,花纹张不开,且质老不嫩,同样影响菜肴质量。因此,滑油时一定要正确掌握油的温度。生爆肚尖的油温应控制在五成热较好。
  五、勾芡。勾芡是菜肴入味的重要环节。生爆肚尖的勾茨应选用调制预备汁的方法调制勾芡。在肚尖经过滑油后,迅速倒入调制好的预备汁,稍烹片刻,待芡汁稠浓时,翻炒几下,出锅即成。在调制预备汁时,一定要掌握好清汤与淀粉的比例,一般是5:1,使其达到明油、芡亮、菜完汤尽的效果。
  此外,在制作生爆肚尖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刀工处理时,要特别讲究砧板的清洁,使其操作方便,达到形状的大小适度、刀距深度一致、花瓣均匀美观的效果。
  2、在滑油时,浆好的肚尖,不宜久放,上浆后应立即滑油,肚尖经水涨发后,含有一定的水分,久放会使肚尖的水分溢出,造成滑油时粉浆脱落,肚尖成熟后发硬不脆不嫩。肚尖入油锅后,也不宜立即去搅散,应让肚尖在油中受热10秒钟左右后再去搅动,这样可避免脱浆的现象。
  3、在上浆时,还可在原料内加几滴油,这样可使肚尖大锅滑油时不结团,使其能迅速滑散,确保菜肴的脆嫩度。
  总之,在烹制此菜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这样就会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生爆肚尖。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四川的麻辣全国独有。笔者到成都时,便领教过“麻”的滋味。那次,成都的朋友请笔者去打火锅,火锅中间有一道隔板,一边是麻辣汤,一边是清汤,笔者戏称为“黄河”、“长江”。席间,因火猛汤多,麻辣汤竟沸腾溢出渗到清汤来,我就开玩笑说:“不好了,‘黄河’过‘长江’啦!”顺便捞起青菜来吃,没想到这青菜受到“黄河”的“污染”,把我的下巴麻得像掉了似的,环顾四周的食客,哪个不在起劲地吃呢?包括那些女孩子,
现代人的营养不足并非缺吃少喝引起的。而是食过分精制食品和不注意营养平衡造成的。所以我们除了从身体内部反应得知营养不足外,还可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外部变化观察到营养状态。首先可从头发、鼻、口和指甲等部位观察到一些端倪。这些部位所表现出的信号乃是每个医生在诊病时首先问及和留意的重点。作为普通人若对这些信号能略知一二,将有助于调节人体的营养状况。  头发信号:脱发、头发拔出时无痛感、发丝易缠卷、说明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