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读一体,构建单元整体教学链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单元体系,便于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教读—自读—拓展阅读”的“四读一体”式教学方法,构建单元整体教学链,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针对本地区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对教材体系理解不透”“对编者意图领会不深”两大问题,培育站最终确定了“初中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研修主题.下面,笔者分享自己在研修过程中,利用助读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思考,并重点谈谈自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几种视角.
期刊
学习游记,其实是跟随作者在文字中做一次“旅行”.教学课文,无非是领着学生在文本中一遍遍“行走”,体验、观赏文字所表达的“风景”.传统的游记教学,主要分四步:一是了解游记的特点;二是把握作者的游踪;三是揣摩文章的语言;四是学习文章的写法.传统是一个好东西,有时候,必须坚守,但有时候,也需要改变.本课力求结合情境教学,有所突破,让游记学习有趣而高效.
期刊
摘要  “师生和谐、生生合作、作品和美”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教师可以以“和合理念”为价值导向,尝试构建起全面、完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路径,实现三者融合的评价机制,即师生和谐是基础,生生合作是方法,作品和美是目标。  关键词  和合理念 美术课 教学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更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达成。笔者结合学校办学精神,从“凤凰”中寻根,选取了中国儒家
摘要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的“搅局”行为贴上负面标签。学生的“搅局”行为背后或许存在正面动机。教师应该洞察他们的真实意图,及时沟通,相机诱导,智慧地处理学生的“搅局”行为。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搅局行为 正面动机 负面标签  很多教师越来越感叹现在的学生太有“个性”了,越来越难教了。这种感叹折射出教师的无奈和无助。特别是遇到学生犯错时,教师就会大发雷霆,一顿责罚。学生可能暂时收敛
随着统编教材的实施,“1+X”的群文阅读引发一线教师极大的探究兴趣.笔者试图把群文教学与诗词的特质有效融合,力求上出一节既有群文阅读特征,又具诗词味道的语文课.本课从意象出发,充分考虑群文教学的要求与成效,整合三首《卜算子》成为主题阅读群文教学文本,引导学生诵读、欣赏、比较、归纳,从而走进文本更深处,走向群文阅读的良好境界.
期刊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rn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记事状物来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写人写事背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作者的感情往往隐藏在特意设置的一些细节里.
期刊
真是善和美的前提和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学校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精心筛选情境案例,精准设计学科问题,精当策划学习活动,将教学内容情境化、问题化,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五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其中的一篇.课文记述的是作者马丽华跟随电影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历的经历.游记散文,要把握的无非就是“景”与“情”.绝美而富有特色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或让人们心向往之,或寄寓作者特定情怀:景美、人美、情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就是这样的一篇游记散文,景的情趣、情的理趣皆是讲解的重点.
期刊
[设计理念]rn本节写作指导课是在“2021年盐城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训练点为“怎样选材”(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旨在从“围绕中心”“真实”“新颖”“典型”“小巧”“深刻”“多元”7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材,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新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选材能力.实际教学中,我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呈现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行绘制并分析思维导图,打开思维.同时,注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热点,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期刊
本节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3节第1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经历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组的过程;同时,也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本节学生在尝试、探索、比较的活动中,发现了代入消元法,体会从二元到一元、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思想,为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和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