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块匹配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块匹配在视觉导航和目标识别等任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有不同的成像原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块匹配更加具有挑战.深度学习在可见光领域图像的块匹配上取得了很好的性能,但是它们很少涉及到红外和可见光的图像块.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和可见光的图像块匹配网络.此网络由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两部分组成.在特征提取过程中,使用对比和三重损失函数能够最大化不同类的图像块的特征距离,缩小同一类图像块的特征距离,使得网络能够更加关注于图像块的公共特征,而忽略红外和可见光成像之间差异.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区域和轮廓信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块的高层特征和底层特征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特征的表现能力.改进后的网络相比于先前卷积神经匹配网络,准确率提升了9.8%.“,”Infrared-visible image patches match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such as vision-based navigation and target recognition.As infrared and visible sensors have different imaging principles,it is a challenge for the infrared-visible image patches matching.The deep learning has achieved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in patch-based image matching.However,it mainly focuses on visible image patches matching,which is rarely involved in the infrared-visible image patches.An infrared-visible image patch matching network (InViNet)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was proposed.It consisted of two part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feature matching.It focused more on images content themselves contrast,rather than imaging differences in infrared-visible images.In feature extraction,the contrastive loss and the triplet loss function could maximize the inter-class feature distance and reduce the intra-class distance.In this way,infrared-visible image features for matching were more distinguishable.Besides,the multi-scale spatial feature could provide region and shape information of infrared-visible images.The integration of low-level features and high-level features in InViNet could enhance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and facilitate subsequent image patches matching.With the improvements above,the accuracy of InViNet increased by 9.8%,compared with the state-of-the-art image matching networks.
其他文献
非织造材料在物品包覆领域被广泛应用,闪蒸法非织造材料和SMS非织造材料是非常受欢迎的包覆材料。文章主要比较分析闪蒸法与SMS两种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及性能,以为包覆用非织造材料的选用及使用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实验显示,闪蒸法非织造材料内部纤维紧密堆积、材料表面平整且摩擦系数较低(0.09),SMS非织造材料纤维堆积疏松、纤维间存在空隙、表面摩擦系数较高(0.21)。闪蒸法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力高(153N)、对微尺度颗粒拦截效率高(>98%),SMS材料的柔韧性及透气性优异(>20mm/s)。
受构造坡度及水动力条件等沉积因素的影响,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容易发育有岩性或者焦油席类的隔层,这种隔挡作用加强了砂体内部储层的非均质性,同时影响井间连通程度。本文研究了Z油田S砂体从衰竭开发转为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井间流体的连通性。本文利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方法通过生标参数区分度进行油源比对判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实验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所测试的全烃相关系数为0.97、饱和烃色质相关系数为0.97、芳烃色质相关系数为0.98,相关系数均大于0.9,研究结果表明,砂体内部井间储层流体处于连通状态。本文的研究成
对于采出煤层气含水率较高的区块,若区块集气站脱水不达标,就通过联络线输往长输首站,管道沿线温度、压力的变化会使煤层气中的游离水由气相变为液相析出,滞留在地势低洼处的管道中,会增大管输能耗和管道压降,降低管输效率,严重时造成集气站压缩机出口压力高报警,长输首站压缩机进口压力低报警,无法正常输气。积液还会加快管道腐蚀,造成煤层气泄露,最终危及煤层气的安全输送。定期清理管道内的积液及其他污物尤为重要,但煤层气属于易燃易爆介质、且清管器运行时存在卡堵、窜气、污物阻塞管道等危险,故清管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
为设计一种能加速冷凝又可重复利用潜热的蒸馏器,文章设计出了一种金字塔型双斜坡隔间蒸馏器并做出了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得到,金字塔型双斜坡隔间蒸馏器日产水量为4878m L/m2·d,比传统金字塔型蒸馏器增加了81.2%的产水量,在我国昆明冬天典型晴天下太阳辐照度为900~1000W/m2时,蒸馏器的瞬时能量利用率达到43.8%~59.4%。
近年来,由于纺织产品自身的特性,其生物降解的研究相比塑料材料生物降解的研究较浅显,相关研究成果也没有塑料材料生物降解的多。因此,文章主要对现有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纺织材料生物降解性能及标准研究的进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合成纤维中,功能纤维是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保健性与舒适性,品类多样、产量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功能纤维的研发与应用越发普遍,其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种类越来越丰富,价值也变得更高。为了更好地探究新型功能纤维在针刺无纺布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对多种纤维进行介绍,如磁性纤维、芳香纤维、负离子纤维、远红外纤维、防X射线纤维、防中子辐射纤维、抗菌纤维、储热调温纤维等,并对其制备、性能、结构与实际应用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分析,旨在更好地发挥新型功能纤维的作用与价值。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开率效率,其中,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历史悠久。延长油田注水管线全长超过400 km,通过注水开发技术能够提高原油的产量和开采的效率。但是延长油田注水水体具有偏碱性、矿化度高等特点,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管线内部腐蚀情况严重,甚至危害油田的安全生产。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油田的注水开发技术以及注水开发过程管道腐蚀机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延长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以及数学建模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延长油田注水管线内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理论研究和实
激光划切后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表面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异物残留,传统的人工清洗方式效率较低,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通过使用“去离子水-压缩空气”的二流体体系对激光划切后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进行清洗,可有效去除划切后基板表面的沉积异物,清洗效果与二流体中的气压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二流体清洗不会对金属化图形与基板表面的结合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因而清洗后的样品可以很好地满足后续元件的组装工艺需求。
表面活性剂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原油的洗油效率,本文通过洗油实验开展了基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效率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油砂与表面活性剂的比值为1∶1和1∶2时的洗油效率差异明显,C19H42BrN、CPS、三乙醇胺油酸皂、AB-35在油砂与表面活性剂的比值为1∶2时的洗油效率均最高;洗油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除了AB-35之外其他表面活性剂在温度为30℃与45℃、60℃及75℃时的洗油效果差异较大;BS-12、AB-35和吐温80在浓度为0.5%时的洗油效率都最高,C19H42BrN只有浓度为2%时洗油效率
根据甘肃省经济社会、能源消费、低碳发展的现状分析,在研判当前形势及未来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基本特征、历史发展趋势。2005~2019年度甘肃省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4.36%,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4.07%。2019年甘肃省煤炭消费比重达到52.40%,碳排放总量占总排放比重达到64.96%。人均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3.77t/人增加到2019年的6.34t/人,年均增加了3.78%。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了5 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