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学教材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增删。教材里选编的现代诗几乎与古诗各占半壁江山。这说明,新课改越来越注重对初中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欣赏;现代诗;方法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的古诗和背的古诗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背几首现代诗的可以说不很多,原因何在呢?一是大家对现代诗的重视不够,二是觉得现代诗内涵不如古诗绵长深远,还有就是考试一般都不考现代诗。
  其实,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有些甚至余味悠长,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象构筑的画面美呢?
  下面摘取几首课本里的现代诗做一点粗浅的议论。
  一首是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诗的内涵。
  诗一开头就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诗人为什么想变成一只鸟?它要歌唱什么?
  了解了背景便知道,在那个炮火连天、被灾难蹂躏的土地上,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歌唱”发出不屈的声音。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是用它的全部生命在歌唱。这只鸟是谁,它是作者,它是千千万万用弱小的身躯拼死同侵略者抗争的同胞。
  第一节诗里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具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片被践踏的土地,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河流一般汹涌奔流及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用深情的表白,表达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爱国情感的浓缩。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人把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昭示了诗人与土地血肉相连的关系。“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都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连“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祖国!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已够撼动人心。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因为这“泪水”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挚的爱啊!
  可以说,学生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再欣赏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分为四小节,格式都一样,它的语言近乎口语,从字面上找不出一句诗人表达自己思乡的“豪言壮语”,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却采用了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物体。作者只用了四个被乡愁愁得变了形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连接全诗。然而,透过这些形象,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被乡愁煎熬得满脸憔悴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伫立在海峡的那边,向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久久地眺望着。这组镜头,恰似一幅“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作者娓娓的、淡淡的诉说凝聚了多少辛酸,多少妻离子散的悲欢离合啊!大凡大家,都善于把貌似平凡的东西用一根金线串联起来,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项链,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算是最杰出者之一,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异常宏伟。作者从“小时候”到“長大后”直到“后来”“现在”,时空跨度几十年,跃过了作者的一生:都是浪迹天涯。全诗省略了形成作者如此强烈乡愁的原因及忧伤的几十年,用平凡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概括了他的一生,这是一幅浓缩的思乡图画,这图画所显现出来的却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相思。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想象的王国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由此看来,现代诗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广博,中学生只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一定会在现代诗欣赏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美的享受。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一常见疾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临床上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各有不同,但简便实用有效的方法不多,自1993~1995年,我们探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90例,
当下,做好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新课改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教师以及学校更注重
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安徽霍邱人。1922年赴京入北大国学门,陈垣为其导师。1928年受聘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31年兼任校长秘书。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29
2015年4月,《地球学报》荣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这一奖项由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科学出版社设立,旨在通过表彰出版质量优秀的期刊,弘扬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创设生活情景、让数学走进生活、在数学习题中感悟生活等,有所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 Mathematics comes from life and
导数与函数的身影,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求曲线的切线。 Derivatives and functions of the figure, test the monotonicity of the function, extreme value, the
期刊
心理素质指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的表现在:自尊、自信、自强以及乐观、进取、果断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条件  1.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语文知识。具体地说,可以分为
清晰地记得《新教育之梦》的作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对待我们的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常常会收获
小学语文是一个人系统地接受语言知识学习的开始,对于一个人今后的语言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进行探讨,希望为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提供有价
在高一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中出现了关于甲烷取代反应的典型实验——与氯气反应,该实验对验证甲烷取代反应有重要意义,但该实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令人生畏,望而却步。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