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易急性转慢性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2岁的珊珊以前很少尿床,但最近妈妈王女士发现她老尿床,有时甚至白天都尿湿裤子。王女士带珊珊到医院检查,尿检发现细菌,珊珊之所以老要尿尿很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专家表示,当宝宝出现尿床、尿频伴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应多加留神,这些问题很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特别是女宝宝。专家提醒,经治疗后,即使症状消失、尿液检查正常,也应继续遵医嘱用药,疗程10~14天,再经过2~3次尿液检查正常后,才算是治愈。治疗不彻底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由急性转为慢性,进一步发展可损害肾脏。
  出现尿频伴发热应警惕
  专家介绍,一般来说,急性尿路感染多见于成年女性,但婴幼儿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也不少见。在儿科门诊,不难发现一些家长带着小孩来看尿床,或过来询问宝宝小便频繁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发热是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还或多或少伴有腹泻、呕吐、拒乳、腹胀、黄疸等消化系统症状;婴幼儿和年长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液异味等症状。由于小儿尿路感染在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有些因为局部症状不明显而极易误诊漏诊,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肾实质损害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
  抗生素可诱发尿路感染
  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免疫力因素。婴幼儿免疫功能相对较差,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等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后,炎症若不能及时控制,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到达肾脏,并经输尿管、膀胱、尿道下行,造成感染。
  2、解剖因素。男宝宝的生理性包茎、包皮粘连等结构,以及女性婴幼儿尿道比较短,肛门与尿道口距离比较近,括约肌功能差等生理解剖结构,导致小儿尿道口极易受到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污染。细菌逆行进入膀胱、输尿管、肾脏等部位造成急性尿路感染。
  3、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很多家长为了贪方便,给宝宝穿上尿片后不注意经常检查宝宝有无排尿排便,因此尿道口常会受到尿液或粪便的污染。加上宝宝生理结构的特点,使得这些病菌聚集在尿道口周围,经尿道引起上行感染。
  4、滥用抗生素。一有感冒发烧就使用抗生素也会诱发泌尿系统感染。
  5、其他。尿路的先天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也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
  症状消失≠彻底治好
  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预防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1、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尿片要及时更换,最好不要穿开裆裤。宝宝大便后要给他们清洗下臀部,由尿道向肛门的方向清洗,尤其是女宝宝,更要注意。男宝宝清洗时,应注意睾丸皮肤褶皱处、大腿根部的清洗,男孩子要将包皮撸上去清洗,但注意不要损伤黏膜。
  2、卧床休息多饮水。孩子患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后,应注意卧床休息。同时多饮水,多吃清淡并富含营养的食物。
  3、警惕小儿先天尿路畸形。当宝宝反复发烧而原因又不能明确时,应及早去医院做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先天尿路畸形。如发现小儿的尿路结构异常,如包皮过长、包茎、尿道下裂等,应及时矫治。
  4、治疗要彻底。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治病时,要求立竿见影。一旦孩子的症状消失,就认为病好了,而没有考虑治疗是否彻底,对医生制定好的治疗方案敷衍了事,这往往会给孩子的疾病留下手尾。小孩一旦患了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即使症状消失、尿液检查正常,也应继续遵医嘱用药,疗程10~14天,再经过2~3次尿液检查正常后,才算是治愈。治疗不彻底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由急性转为慢性过程,进一步发展可以损害孩子的肾脏组织。
  来源:医学论坛网
其他文献
10月10日,在扬州北山新落成的潍柴(扬州)亚星汽车产业园里,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对外发布长三角战略:作为旗下的战略板块,潍柴将利用自身的技术规模优势,将长三角板块打造成轻型发动机基地、商用车基地和特种车基地。  按照这一战略规划,到2018年末,依托潍柴的研发实力,这一板块将实现年产40万台轻型发动机目标;亚星客车销量将达到1.5万辆,重归行业领先地位;特种车业务也将依托动力总成的优势,从环卫车向
一、农药创制的特点1.需要考虑作用对象的生物多样性;2.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3.需要考虑产品的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4.需要考虑产品抗性问题;5.创制过程三高一长:(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