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墙面抹灰裂缝、空鼓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建筑施工和日常生活中,经过对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裂缝、空鼓现象的观察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几种可能原因
  1.1墙体的原因
  (1)混凝土墙体模板隔离剂选用不当(如使用废机油),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隔离层,降低粘结能力。
  (2)砌体材料不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砂浆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砌体强度不足,降低了砌体工作阶段的应变能力;组砌方法不正确,未按要求设置拉结筋和抗震加强筋,墙体产生裂缝。
  (3)砌体和混凝土梁的结合缝没有进行特殊处理,抹灰后会出现裂缝或局部空鼓。
  (4)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管、洞、盒、槽后凿而封补方法不当,抹灰后局部开裂空鼓。
  (5)有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墙体未充分变形而抹灰过早,墙体变形带动抹灰裂缝。
  1.2抹灰前墙体表面处理不到位
  (1)墙体表面粉尘清理不净,影响与底灰的粘结。
  (2)抹灰前表面湿润不充分,造成砂浆中水分过早、过多地被墙体吸收,使抹灰层不能充分水化而在获得强度前形成裂缝、空鼓情况。
  (3)墙面不采取打毛(混凝土墙)涂刷界面剂等加强底灰附着性能的必要措施,使底灰不能和基体牢固粘结。
  1.3抹灰砂浆配合比方面的原因
  (1)抹灰砂浆配合比选用不当,特别是底灰砂浆强度。
  (2)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3)配合比不一致。底层和中层,中层的分层所用砂浆配合比不一致,引起收缩不一致而形成脱层。
  1.4抹灰过程中操作工艺不符合要求
  (1)抹灰超厚。根据规范要求,内外墙抹灰最大厚度不超过35mm,因各层最大抹灰厚度有一定的限度,但在房屋建筑实际施工中,因垂直度偏差或局部胀模,存在着局部超厚的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
  (2)不认真分层。一次施工抹过厚(特别底灰),砂浆本身重力大于或等于初始附着力。
  (3)砂浆使用时间过长,不随拌随用或一次拌和量大,短时间用不完,超过了砂浆的初凝时间。
  (4)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养护不当,导致面层龟裂空鼓。
  1.5抹灰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1)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砂子的细度模数和级配不符合要求,是抹灰开裂、空鼓的重要原因。
  2.墙体抹灰工程中裂缝、空鼓的防治措施
  2.1针对墙体因素的防治措施
  (1)混凝土模板选用合适的隔离剂,不得使用油性材料,采用脱模粉或脱模剂,涂刷面干后使用。
  (2)严格执行进场材料检验复试制度,经常检查监督砌筑砂浆配料。砌体组砌方法必须正确,并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或抗震筋,加强砌体刚度和抗剪强度,避免墙体产生裂缝。
  (3)砌体和混凝土梁的结合缝处可以采用铺设钢丝网进行处理,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管、洞、盒、槽应预留不得后凿,如果避免不了后凿,封补后要铺设钢丝网。
  (5)各类墙体必须在具备一定强度且充分变形后方可进行抹灰施工。
  2.2认真进行墙体表面处理
  (1)认真清理墙面粉尘,先将粉尘扫一遍,然后用水冲洗。
  (2)抹灰前提前一定时间对墙面充分浇水湿润。轻质加气墙吸水快,饱和时间长,操作前还应再均匀浇水一遍。浸水深度15mm左右,面干后即可进行基层粘结处理。
  (3)在抹灰前对不同材料的墙作基层粘结处理:混凝土墙可普遍打毛或用界面剂为粘结层,各类墙体均可采用界面剂为粘结层,终凝后养护,使之达到相应的强度再进行抹灰工序施工。
  2.3严格按要求配制抹灰砂浆
  (1)砂浆配合比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
  (2)砂浆配合比必须依据设计要求准确计量并充分搅拌均匀。
  (3)在同一墙面上或同一材料砌体,其底层和中层以及中层各层的砂浆标号及配合比必须一致。
  2.4加强抹灰工序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加强主体施工时的质量控制,控制好平整度、垂直度。对于混凝土亏胀模的质量问题于主体施工时及时修补,胀模的进行剔凿,亏模的用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补。
  (2)严格遵守拉线、贴饼、冲筋、底层、中层、面层的施工工艺程序。严格控制底、中、面各层厚度。一般底灰厚度不大于5mm,中层抹灰厚度每层不大于7~8mm,中层各层施工应在前一层凝结后进行,面层待中层抹灰7~8成干后进行施工。严格掌握抹灰各层刮杠整平的時间,一般不宜过早,否则将引起砂浆层重心滑移,引起裂缝、起壳。
  (3)砂浆应随拌随用,放置时间最多不超过2小日寸。
  (4)抹灰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喷水养护抹灰墙面。
  2.5加强抹灰砂浆原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进行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2)砂子必须选用中砂并过筛。
  综上所述,造成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原因较多,要彻底消除墙体抹灰工程裂缝、空鼓的质量通病,需要多方的高度重视。首先设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适合的配合比;其次施工人员要认真按工序、操作工艺正确施工;再者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和施工方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不能放松对各工序质量的监督;用户也要做好使用维护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彻底消除墙体抹灰裂缝、空鼓现象是可以实现的,进而减少用户质量投诉,保证人们生活安定。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巧方面都在不断走向成熟。笔者给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意义  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影响着企业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但是,工程造价控制并不仅影响着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及质量体系的建立,并对其施工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及施工工序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施工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证施工质量则是所有施工管理人员最基本的工作目标。现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影响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质
【摘 要】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实现。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如业主因素、设计因素、承包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響到与工程有关的方方面面,工程项目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后,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残酷事实使得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异常突出,这就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建筑施工安全保障上。本文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大家相互了解和学习。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整体来说其主要的特点包括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
【摘 要】近年来,房屋建筑渗漏问题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屋面、墙体和裂缝、厨房、卫生间以及各个门窗的渗漏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本文对防外墙渗漏技术进行简要论述,并通过对外墙、门窗、厨房和卫生间、墙体、屋面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
【摘 要】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其结构比较厚重,钢筋比较密集,所以在施工中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较容易出现裂缝,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不断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指的是断面的尺寸较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实行TN-S系统供电(即三相五线制供电),但一些较小的基建工程,甲方提供的公用电源为三相四线制(即TN-C系统供电),无法实现三相五线制供电(不可能从变压器处引出PE线)。  这样,由于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负载本来就不平衡,再加上施工现场单相或两相负载(电焊机等)用电量极大,三相负荷更不平均。因此,使
【摘 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结构。但其耐久性是最为常见的质量弊端。因而,为了更好的地预防这些弊端的出现,必须认真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才能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分别从设计、原材料选用、施工工艺三个方面,就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了管理。  【关键词】水工工程;针对性措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