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驾驶技巧与节油技术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里程数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数量以几何数量级快速增长。但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提高,使汽车的使用成本快速上升。因此,通过纠正不良的驾驶方法,以及正确的保养车辆,使汽车能在最节油的状态下行驶,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驾驶各类汽车的经验,结合不同类型车辆运行特点和规律,总结归纳出几点节油操作方法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 驾驶技巧;节油技术;汽车保养
  一、汽车油耗的影响因素
  影响汽车经济性的主要四大因素为车辆本身质量、车身的风阻系数、发动机技术和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一)车量本身的质量
  众所周知,欧美人比亚洲人高大,普遍喜好体积大的车辆,体积大的车辆,需要更多的钢材来建造,车身加重,车身越重,耗油当然就更大。相对而言,日本车车身重量上就要轻很多,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原油都必须依赖进口,它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汽油,使得日本在汽车节油技术上走在了前列。因此,日本车的油耗普遍较低,许多注重节油的家庭首选是日本车。
  (二)车身的风阻系数
  风阻是车辆行驶时来自空气的阻力,一般空气阻力有三种形式,第一是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第二是摩擦阻力,空气与划过车身一样会产生摩擦力;第三则是外型阻力,一般来说,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型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
  车辆在行驶时,所要克服的阻力有机件损耗阻力、轮胎产生的滚动阻力(一般也称做路阻)及空气阻力。随著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的85%。
  (三)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来说,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的原理。
  发动机的好坏,对于汽车的行驶至关重要。近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汽车发动机生产商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外成熟发动机生产商而言,技术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四)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驾驶员的责任心和驾驶技术水平对油耗有较直接的影响。据测定,驾驶技术娴熟的比驾驶技术一般的驾驶员平均节约燃油8%~10%。因此,驾驶节油的关键是看驾驶员能否根据机车的运行条件采用相应的驾驶操作,使人、车配合得当,保持车辆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节油的重要性
  汽车驾驶中的油耗水平是关系到降低成本、低碳环保的大事,要想节油,就要提高驾驶技术和采取有效的节油方法。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驾驶心态,从安全行车、节约燃油、降低成本的角度去工作,就能提高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
  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全球气温变暖,各种燃气的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等因素影响着全球气候变暖,其中汽车排放尾气量则所占比例甚大,因此节约燃油的使用成为每个驾驶员应尽的义务。
  (二)降低油耗,减少资源消耗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轿车进入家庭进程的加速,车用燃料的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因此,节约燃料是合理利用国家石油资源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更是身为地球上生存一员的我们理应承担的责任。
  (三)降低油耗,节约运行成本
  目前,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油价上涨,降低汽车油耗也就意味着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作为一名驾驶员,节油就是日常工作中的关系到单位经济效益的一件大事。
  三、节油的具体措施
  (一)车辆的正确操作
  1.缓慢驾驶
  汽车一般用低档起步,然后缓慢加速,比起有些人起步猛加速,一脚将油门踏到底的方法,在达到同样中等车速时,燃油要省不少。这对于在城市行驶的汽车,每天要起步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采用缓慢加速,节油量应是很可观的。
  2.使用经济车速
  城市公交车辆在道路宽直,视线良好的道路条件下,应以不超过40公里/小时的速度经济车速行驶。因为,汽车在经济车速时,是汽车磨损最小,油耗最低的状态,是最节油的。但在繁华路段,十字路口等,应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3.车辆缓加速时,要脚轻手快
  脚轻手快是指脚踩油门要轻,而缓抬,手换档要快而及时,不要拖档,更不要低速档高速行驶。轻踩油门能节油主要是因为一般化油器中,有加速、加浓装置,若猛踩油门踏板,加速、加浓装置起作用而"额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若猛抬油门,会因发动机转速突然下降而起牵助作用,抵消一部分行驶惯性,而使油耗增加。
  驾驶员换档时,动作要准确、迅速、及时,不要拖泥带水,换档动作快,可缩短加速和换档过程,避免发动机功率无谓损失。尤其是丘陵地带或陡坡上行驶时,换档的时间越短,汽车的动力性就发挥的越好,就越能节省燃油。
  4.根据车速和道路情况及时增、减档
  汽车在用不同的档位行驶,油耗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道路条件和一定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而发动机的负荷越低,有效油耗率也就越高,而使用高速当时,结果正相反。所以,一般尽可能使用高速档行驶,少用中间档,不要长时间使用中、低档,但也不要在高速档勉强行驶。例如,在上长坡时,单靠高速档的惯性,不能冲到坡顶,在动力感不足、速度下降时,要及时的换入较低档位。如果勉强行驶,不但不省油,而且费油,将迫使发动机减速至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随着发动机转速下降,使发动机动力急剧下降,油耗大增。同时,如果发动机较长时间处于大负荷,低转速的工况还会使发动机冷却效果不好,润滑条件恶化,容易造成发动机磨损,给发动机带来不正常的损伤。   还应避免在低速档位高速行车。因为靠提高发动机转速提高车速的做法,不仅车速提高有限,而且会因发动机转速太高而使实际油耗大大增加,并使发动机过热,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加剧。由于低档高速和高档低速同样费油费车,都是档位选择不当造成。所以应依据车速变化及时变换行车档位,从而达到省车、省油的目的。
  5.正确使用制动
  制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任何不必要的制动都意味着燃料的浪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制动,也是节油的一项有效措施。除紧急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在通过交岔路口、转弯、下坡等复杂路段,应提前抬起油门,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省油,而且还能减少机件磨损。
  6.行驶中的安全滑行
  汽车在行驶中,解除发动机驱动力后,靠汽车本身的动能或下坡的势能继续行驶,称为滑行。滑行时一般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发动机只消耗很少的油。因此滑行是一种节油操作方法。滑行可分为加速滑行和"预见型"减速滑行。
  (二)加强车辆维护保养
  节油的前提就是爱护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做好"三检"工作。对车辆的正常使用,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减少车辆故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车前:注意检查车辆的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燃料,发动机的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然后启动发动机,预热3-5分钟,观察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行车中:行驶中注意观察各种仪表,发动机,底盘有无异响,制动是否有效。必要时,进场维修,坚决不开带病车上路,确保安全行车。
  收车后:检查轮胎气压,打开放污开关,放掉污水,补充燃料,关闭总电源。
  (三)提高车辆驾驶技术和加强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有关汽车操作技术和理论知识。掌握汽车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道路上的驾驶操作技术,要勤于动脑,勤于钻研,才能熟练掌握驾驶车辆省油,省费用的方法。本人从事驾驶员工作二十年来,通过多次的有关汽车驾驶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车辆一般保养、维护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驾驶工作中去,也多次请教技术过硬的老师傅,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掌握了一些正确驾驶的要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驾驶员,要想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油耗,降低成本的目的,在驾驶汽车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缓慢加速;
  2.使用经济车速;
  3.车辆缓加速时,要脚轻手快;
  4.根据车速及道路情况及时增、减档;
  5.正确使用制动;
  6.安全滑行,不同的道路状况采取不同的滑行方法;
  7.同时加强车辆"三检"保养;
  8.提高驾驶技术,加强理论学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