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下自然共情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刚性界限。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积极践行亲环境行为。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通过三个实验探讨自然共情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存在自然共情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亲环境行为,且私域亲环境行为大于公域亲环境行为;(2)环境承诺在自然共情对亲环境行为
其他文献
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促进教育公平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辩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源于投入失衡,由此依次引发师资失衡、内涵失衡、质量失衡和生源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具
0引言当物体穿过双基地声纳收发连线时,散射信号与直达信号时频空域上均发生重叠,此时双基地声纳传统的检测方法失效。但是,由于物体的前向散射作用,散射信号与直达信号产生
伴随环境规制逐渐加强,工业企业做出退出、兼并、转型的差异化选择,这些决策直接影响产业集中度,进而影响行业污染。本研究基于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梳理了环境规制、产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