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上好复习及讲评课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结束后,就迅速转入对教材系统的复习。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是在简单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要有所提练、扩展和升华,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趋向完美,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点拨与指导。特别是在所占比例较大的复习课及讲评课上,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高效课堂教学。
  一、复习课
  (一)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大纲和考纲,了解知识的纵、横向以及内在联系。
  (二)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时间长,很难将支离破碎的知识连成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三)需要知识的迁移性训练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堂设计等都务必尽量避免重复。只有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方法、内容、形式和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性训练,以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所谓“质疑”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按照老师的需要回答问题。学生的这种参与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被动的、浅层次的参与。而学生提出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需求,老师将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学生的这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是学生思维的参与、主动的参与、深层次的参与,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只有这种参与,学生才能主动地去思考,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对学生高质量的质疑,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奖。教学中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清楚允许再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教学,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谴责的忧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系统复习知识点,教师画出(最好是教师指导学生画出)知识结构,注意体现知识的横向及纵向联系,教研室要求学生画出知识树的方法就非常好。然后再找出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科问题的所有方法模型,准确把他们进行归类,最好用典型的案例作为分析的抓手。每一种处理方法后面都要附上一两道典型习题,让学生动手去做,达到独立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
  罗列出本章(或本节)的知识点,把一些关键词、关键语句留下空白,让学生在复习教材的基础上填写,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迅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然后把本块内容涉及的方法进行归类,处理方法和以上后面的方法相同。
  注意:有条件的编辑好印刷出来,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展示,亦可以产生相似的效果。
  二、讲评课
  在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四步探究教学法”的课改理念,我设计教学流程,试着上了几节讲评课,效果颇好,现和大家交流探讨。
  以一次试卷的讲评为例。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第一,答案出示。现在的很多学生不会组织学科语言,在试卷上写错别字、忘记单位、写法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师批改作业的时候,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做到批改到位,仅仅一道横线或一个打个错号对学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使学生做对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简洁、完美。所以我用电子白板出示了这张中考模拟卷中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的标准答案,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对完了答案。把自己答案错误、不规范的地方找出来,并作初步的修正。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以“多元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流程为参考,学习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完成错题的更正就是讲评课的第二环节。用时20分钟左右,期间教师在学生中间巡回指导,为个别需要的学生和小组进行适时的指导。这样做体现了“兵教兵”的原则,达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改要求。这样做避免了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不想听的不良现象的出现,一些爱上课打瞌睡的学生也都进入了学习状态,真正让课堂变成了学堂。
  第三,检测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位于主导地位,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过渡过程中,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对学生“不放心”。要想做到“放心”这一点,检查这项工作是离不了的。我用5分钟的时间点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对我指明的几道题进行了讲解。当然,这几道题都是能力要求层次比较高或物理过程稍微复杂的,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其他学生和教师在再进行修正。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精心讲评。评讲是老师对练习进行分析、讲解。评讲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提炼、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各知识点在中考中的呈现形式的总结。
  中考模拟卷最后两道题是应用计算,通常说“压轴题”,占的分值比例大,是学生得分的来源,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平常我都是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一遍,但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还是不会写解题步骤。为了让学生自己掌握应用计算题的答题步骤,我首先对两道题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然后让两名代表在黑板上按照中招考试的要求整理步骤,再由其他学生指出不合理或者不规范的地方。这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大概5分钟左右。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掌握应用计算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不会因为做题步骤的不规范而失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教师觉得时间比较紧,可以提前把规范的标准答案制作成课件出示给学生,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取的数学知识,不仅来自于课堂,还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 让数学贴近生活  既然数学来源
【目的】  1.通过量表调查,探究焦虑症状在初三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性别、户口所在地的差异是否导致焦虑水平的显著差异;  2.本研究拟采取横剖面现况调查以及追踪实验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如何科学的指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做作业时不懂得认真审题,拿来就做,造成题意理
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读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教师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孩子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如何给孩子一个经典的课堂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情感的课堂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动力和源泉。我园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并提出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发展的保证,是幼儿园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动力和源泉。我园新教师比例大,而其中新教师占多数,关爱、支持和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Val279→Phe)与中国人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分析153例脑血管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