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活检漏诊原因分析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与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活检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94例内镜活检诊断为HGIN的患者,所有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HGIN组与胃癌组,比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内镜活检诊断HGIN但实际漏诊胃癌的因素,并对两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4例内镜活检诊断为HGIN的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胃癌者44例,占46.8%;术后病理结果仍为HGIN者50例,占53.2%.胃癌组溃疡型病变形态、表面充血、黏膜溃疡比例均高于HGIN组(x2=6.848、4.798、3.897,P均<0.05),且胃癌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HGIN组(t=3.432,P<0.05).病灶直径诊断胃癌的零阶矩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6.3%,截断值为20.3 mm.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溃疡型病变形态、黏膜溃疡、病灶直径>20.3 mm是内镜活检诊断HGIN漏诊胃癌的危险因素(P<0.01).HGIN组均存活,胃癌组死亡10例;HGIN组3年累计生存率高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16,P<0.01).结论 内镜活检诊断HGIN有较高的胃癌漏诊率,溃疡型病变形态、黏膜溃疡、病灶直径>20.3 mm是其漏诊的危险因素,对于上述病灶需加强活检,增加活检取样数,以降低胃癌漏诊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丹东市中心医院2016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
目的 检测N6-腺苷酸甲基化(m6A)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因子14 (METTL14)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ETTL3、METTL14与CHB患者肝炎与
目的 研究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