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疑难词辨析》的回应

来源 :文学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昭连先生发表文章,就杨琳有关《金瓶梅词话》字词考释的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意见,本文是对孟文的回应.
其他文献
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及影响因素,明确继续教育需求,以满足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
师道与师门不仅是明清之际的特定文化现象,更得到了明清世情题材小说的集体关注。塾师在“德才老成”方面展现出为师的风范,他们在与东家的关系上希望免遭冷遇。学生对待塾师、座师,需永志师恩,乐于回报。除了师、生、东家这些人物关系的刻画,师徒叙事还与情节冲突的展开密切相关。塾师之就任可能与受到推荐大有关联,有时也要迎来争馆的风波。
南宋张炎在词学史上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末年至元代,张炎作为清雅词派的代表,在词坛享有盛誉;明代,张炎在词坛被冷落;清代,浙西词派视张炎为清空雅正典范,将张炎推向词坛巅峰;从常州词派开始,张炎的词学地位不断下降;晚清民国,新旧两派词学家对张炎词史地位各有评判。自宋元至清末,对张炎的评价十分悬殊。张炎词学地位的起伏升降,折射出词坛风气的转移与词学观念的变迁。对张炎词学史影响与意义的考察,关系到对整个宋词发展走向以及清代词学的理解。
《子虚记》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盱眙女作家汪藕裳所著的长篇弹词小说。作品借助英雄风云传奇和儿女婚姻情感两条脉络,塑造了闺秀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形象和摇曳多姿的女性人物,尤以女扮男装的裴云(赵湘仙)的叛逆形象最为突出,体现了古代女性叙事文学的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红学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期。红学大师周汝昌迎来了晚年辉煌,围绕他的种种“话题”将红学研究引向深入;水西庄红学探源和“庚寅本”《石头记》问世,推动天津红学文献文物研究向纵深发展;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红学研究薪火相传,硕果累累;红楼文化争奇斗艳,春色满园。天津红学必将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本文主要是阿吉兹·阿罕默德对包括德里达、齐泽克和巴迪欧在内的激进左翼思想家所做的分析和评论.这些激进左翼思想家代表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化传统,他们与阿罕默德一致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具有“想象飞地”特征:第一,虹影身在异域而回归中国经验,以回忆录形式记录她亲历的中国当代历史;第二,虹影以想象力为载体,以超现实的时空漫游建构女性乌托邦与未来想象;第三,虹影以虚构文学的形式设想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想象飞地”具有了全球视野和历史野心;第四,虹影难以触及现实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她的期待读者仍是大陆读者群体,于是她的“想象飞地”不免形成了自我重复与炒作的路径依赖。
苏联解体之后的白俄罗斯文学有了巨大的发展。白俄罗斯语地位的提高、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及互联网作为文化空间的推动、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将白俄罗斯的文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文学创作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间文学”等流派纷呈。在体裁方面,历史散文、旅行笔记和纪实文学等备受青睐。白俄罗斯当代文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其作品代表了白俄罗斯当代文学的主流创作。文化的多元交流为文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阿吉兹·阿罕默德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激进文化研究的两次转向:第一次是用文化民族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并把第三世界文化作为可以对抗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本真存在,但忽视了宗教与文化混同后可能存在的保守主义倾向;第二次是在第三世界国家革命形象幻灭之后,又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其中代表性的后殖民理论把自身阐释为一种普遍性的存在状态。在反思这两次转向的基础上,阿罕默德呼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与再出发。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语,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