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六)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藏地受戒、弘法以及受明永乐帝之邀在汉地的一些活动。尤其是对第五世噶玛巴在明皇宫的活动做了详细的记载。据记载,明成祖即帝位不久,即派司礼少监侯显、僧智光携带着礼品和诏书到西藏召请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抵京后,建造坛城,弘宣佛法,并为永乐帝之母迎请牌位、为永乐帝颂《吉祥经》、做无量寿灌顶等。每一次灌顶仪式结束后,永乐皇帝仿佛目睹了许多非凡景象,为让其子孙后代都信仰藏传佛教,他下令由宫廷中最著名的画师将他所目睹的祥瑞图画在丝缎上,皇帝亲笔书写了题记,用藏、汉、突厥等文字抄写在画幅上。今天保存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资福长卷”与此记载完全相同。 由于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皇宫弘法“多有灵瑞”,永乐帝甚为高兴,多次赐宴和赏资,还赐封他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为大宝法王)。大宝法王原是元朝封给八思巴的,是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中的最高封号,明朝之所以把这个封号封给了第五世噶玛巴,是因为当时噶玛噶举教派在西藏的势力正逐步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萨迦派。自从第五世噶玛巴受封为大宝法王之后,这一封号即成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专有的一个封号,一直到明朝末年他们都自称大宝法王,按期朝贡。 第五世噶玛巴不但为弘扬佛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明中央政权制定藏区政策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明朝对藏传佛教各教派采取了“多封众建”的政策,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为赐封。据后文记载帕木竹巴、止贡巴、藏达仓巴、林仓巴、贡觉巴等人的受封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康熙于执政六士周年之际,举办“千叟宴”庆贺。席间,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她辅佐他登上皇位,江山一统;第二杯敬众大臣和百姓,感谢 On the occasion of
1998年,在重庆工作的周荣焱先生因于单位发生纠纷,被送入精神病医院强制收治93天,从此他便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6年的逃难之路从此开始,为了翻案,他历尽艰辛,经过十多年的斗争,周先
功利主义是为了捍卫和鼓吹自由主义价值而生,自其体系化的理论诞生以来,其以政治论辩的方式回应那些批判的声音,而其他批判者的声音也因对功利主义予以回应而日渐壮大。从自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苟子作为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造成二人观点针锋相对有其时代背景不同、二人对“性”立论的出发点不同
广告人格是制约广告活动、广告行为和广告作品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变量。广告人格是在众多广告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借助广告行为和广告作品体现出来的。广告人格具有鲜
五字联 主恩临门早,春风及第先。 春满主恩地,福临荣美堂。
评语是每学期期末班主任对学生一学期以来总体的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评语的撰写也要不断改革。试看两位老师对同一学生在高一和高二的不同评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材,《论语》篇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这里的“德”,渗透了孔子理想人格的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对正己的要求,“兴于诗,立
一、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传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生活。
1967年春天,非洲马里的耶名山发生强烈地震。在震后,耶名山东麓就显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远远看去,在那神秘的东边会有一层淡淡的光晕出现;若是在雷雨天,这些光晕的颜色还会加深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