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藏地受戒、弘法以及受明永乐帝之邀在汉地的一些活动。尤其是对第五世噶玛巴在明皇宫的活动做了详细的记载。据记载,明成祖即帝位不久,即派司礼少监侯显、僧智光携带着礼品和诏书到西藏召请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抵京后,建造坛城,弘宣佛法,并为永乐帝之母迎请牌位、为永乐帝颂《吉祥经》、做无量寿灌顶等。每一次灌顶仪式结束后,永乐皇帝仿佛目睹了许多非凡景象,为让其子孙后代都信仰藏传佛教,他下令由宫廷中最著名的画师将他所目睹的祥瑞图画在丝缎上,皇帝亲笔书写了题记,用藏、汉、突厥等文字抄写在画幅上。今天保存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资福长卷”与此记载完全相同。
由于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皇宫弘法“多有灵瑞”,永乐帝甚为高兴,多次赐宴和赏资,还赐封他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为大宝法王)。大宝法王原是元朝封给八思巴的,是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中的最高封号,明朝之所以把这个封号封给了第五世噶玛巴,是因为当时噶玛噶举教派在西藏的势力正逐步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萨迦派。自从第五世噶玛巴受封为大宝法王之后,这一封号即成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专有的一个封号,一直到明朝末年他们都自称大宝法王,按期朝贡。
第五世噶玛巴不但为弘扬佛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明中央政权制定藏区政策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明朝对藏传佛教各教派采取了“多封众建”的政策,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为赐封。据后文记载帕木竹巴、止贡巴、藏达仓巴、林仓巴、贡觉巴等人的受封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