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不同表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一套可识别PTA1分子不同功能性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 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法从血小板裂解液中纯化的天然PTA1分子免疫BALB/c 小鼠,以间接ELIS A筛选阳性杂交瘤,并以PTA1 cDNA转染COS7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 mAb的特异性. 竞争结合试验确定mAb识别PTA1分子的表位. 纯化的PTA1经SDS-PAGE后,转 移到PVDF膜,确定mAb是否可用于Western blot. 结果 共获得7株可稳定 分泌mAb的杂交瘤 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MU1,FMU2,FMU3,FMU4,FMU5,FMU6和FMU7. 所有mAb与纯化天然PTA 1和PTA1/Ig融合蛋白均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均可识别PTA1 cDNA转染的COS7细胞. 流式细 胞仪检测阳性荧光峰型与PTA1阳性对照Leo A1 mAb的荧光峰型相似;7 株mAb识别PTA1分子 的5个不同表位;FMU1,FMU2,FMU4,FMU5,FMU6和FMU7可应用于Western blot. 结 论 成 功地制备7株抗PTA1分子的特异性mAb,这些mAb可分别识别PTA1的5个表位,为PTA1分子结构 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他文献
0 引言 乳腺癌术后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主要依据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决定的.ER阳性者选择内分泌治疗,其有效率为50%~75%;ER阴性者,治疗有效率只有8%~10%,一般采取
介入放射学是把影像诊断技术直接作用于疾病治疗的新型学科,也称手术放射学. 多用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外科不适合手术或错过了手术机会的多种疾病. 它与内科外科并列为医学三大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复合体,测定CGF-1,Dyract,Elan复合体和Fuji II玻璃离子的物理机械性能. 方法 按照有关的试验方法检测这些材料的径向拉伸强度(DTS)、挠曲强度(FS)、压缩强度(CS
0 引言  我们最近新研制的人力短臂离心机,集人工重力和体育锻炼于一身,可望作为飞行人员抗荷生理训练设备. 我们观察人力短臂离心机训练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战斗机
2000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迎来了建系40华诞.rn  建系40年来,在军委总部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空军部队的支持关怀下,该系在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方面取得了辉
目的观察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 leotide polymorph ism,SNP)分布特征,及其与CD14表达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反应的关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人TNF-α单链抗体(ScFv),并分析 它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 方法 在获 得抗人TNF-α E6ScFv的基础上,用热诱导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6ScFv蛋白.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 96例 ,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 5 8(男 30 ,女 2 8)例 ,年龄 17~ 6 2岁 ;乙组 38(男 2 0 ,女 18)例 ,年龄 2 0~ 6 3岁 .两组病程均
目的 制备具有内影像作用的分泌日本脑炎病毒(JEV)抗独特型单 克隆抗体(AId mAb)杂交瘤细胞系. 方法 以传统免疫法和硝酸纤维素膜 (NC膜)皮下包埋免疫法,用具有高中和 活性
目的 研制单兵生理信息监测系统 .方法 连续监测单兵或伤员的体温、脉搏和运动状态等生理参数 .结果 应用该系统 ,可以了解战士生命状态 ,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 .结论 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