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全国上下已经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掀起了空前的重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始,对于小学生来讲思想比较单纯,是非辨别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当今社会五颜六色行为的影响,作为小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育人德为首、立世品当先,我们要把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必须加强学校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健康全面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针对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教育者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教育智慧和政治敏锐感去捕促、加工,利用社会和学生生活环境的素材,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确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来指导学生做一个富有精神的人。为此,我们每一所学校必须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以德智体美德为首,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时,学校必须要为学生开设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的课程,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德育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提高爱国意识、辨别能力、防范意识,扩大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并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坚持不懈地给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常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努力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基础的养成。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学校法制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工作的成效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尤其今年“3.14”事件的发生更进一步突显学校法制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当今,社会经济全面进入腾飞时期,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不到位的家庭教育,智德分离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引发学生厌学、辍学等不良的行为,以及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潜在因素,培养懂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主义未来公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利用法制副校长的职责,在学生、家庭、教师中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末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并要把课堂及课外活动及社会相结合,努力贴近校园生活,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法懂法、依法办事的道德基础,并培养学生用法律武装自己、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3.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
  
  胡主席在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引路人呢?作为教师我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高尚的师德是每所学校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明教师要具备更高的师德素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教师必须在新世纪、新社会、新问题、新情况面前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身正为范,爱国爱教,勇于探索”的教风,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用同样的目光、同样的微笑对待全体的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无意中的一些言行,对学生确实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也比较严重,不仅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也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教师必须时常注意自己的师德,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一举一动的榜样,眼里要有全部学生,让每一名学生生活在爱的阳光下,让自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
  总之,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作为文明道德的家园,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引导,提高水平,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搞好德育工作,努力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收稿日期:2008-10-27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再现情景,突破了教学难点,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发展了幼儿语言,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教学;多媒体;运用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适当的选择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象、语音、实物等各种媒体,经过处理,组成一个交互系统。事实上,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可以说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科技昌达,信息技术的基础教学越来越显得由为重要,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计算机,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已经是必须的,学校在小学四年级就增设了小学信息课程,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上好信息技术课?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堂教学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
期刊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既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始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着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探讨了在听力教学中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听力教学当中,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听力教学;应用  【Abstract】Abstract This paper talks about how to apply constructivism to teaching listen
期刊
【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变单一的教为师生双向互动、互设情景的学,尊重学生的认识和观点,可以使师生双方都进入到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之中。  【关键词】学生是学习主体;师生互设教学情景;尊重学生观点    “Spring breeze” is the “meet” or “wai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ancient poetry t
期刊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调的算式、繁琐的计算,使学生无法理解问题的本质,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无法想象学习后的用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应用之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从计算中获得乐趣,正是当前计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因
期刊
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动感大自然的缔造者。学生从语文教师那里学会了对大自然产生情感的抒发,在生物老师这里就更应该学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物的珍惜,以及探究和保护大自然所具有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行。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每个面对活泼好动、秉性形成的中学生的生物老师都应该倍感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和意义深远。  然而,一个中学生物老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才不负自己的使
期刊
【摘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的价值如何,不在于数学材料本身,而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些数学材料,在于教师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体现数学的不同价值,在于教师如何使数学内容相对学生实现其价值的教学艺术。因此,数学材料的价值不是静态的,而是呈现为动态特征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拓教学资源;提炼价值    To open up the value of mathema
期刊
有这样一对母子:母亲性格急躁,做事雷厉风行:儿子做事拖拉,时间观念极差。母亲为了改变儿子的怀习惯,使出了浑身招数:心平气和地说,声色俱厉地骂,泪流满面地打……可儿子依然如故。    1.母亲:等你等得我心焦    “怎么还没回来啊?”母亲时而看看钟,时而焦急地嘀咕着。通向阳台的门被打开了一次又一次,站在阳台上翘首观望的时而是一人,时而是两人。可熟悉的田间小路上却迟迟没有儿子那熟悉的身影。  今天停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这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达到语文教学之目的。那么,如何利用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