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创新教学重在创新,要求教师把课堂还原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做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也要突出这一特点。教师只有认真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落实教学活动,准确把握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能力,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准确理解创新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也在日渐把创新教学提上日程,但是,对于创新的理解许多人还都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此,进行创新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创新的含义与目标。
  1.创新的含义
  对于“创新”一词,或许大部分人还处在模糊的理解状态。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人们理解为创造新事物,其实则不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层面来说,创新相当于创造,但是相对教育教学方式这样小层次来说,重点在“创新”而不是“创造”。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就是要求教师要采用一种新的、可行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那些他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新的可行方式,是指已经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学方式。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个性化特色,而不是指结果的新颖。
  2.创新的目标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小学语文就是对基本汉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小学语文学不好就是因为学生懒惰,或者教师教的不到位。小学语文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教学效率较低,主要因为是教学方式死板呆化,一般都是以教材为模板进行“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地分析文章,所讲解的知识点和课后作业都是围绕考试而设置,重复内容多,导致学生厌烦学习。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改掉以前的教学陋习,把应试教学改为素质教学,不要压迫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升。
  二、创新性教学的策略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创新高潮,许多一线教师出现了迷茫的状态,到底怎样做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创新性教学?
  1.创设新的教学氛围
  创新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氛围,教师一直都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能模式化,要随时随地的充满变化;教师的动作行为不能呆板,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还要突破原有的教学环境,创设新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教师要以课堂和教材为主,打破固有模式的限制,大量的引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知识,并且结合着课本知识来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与发展。
  教师还要以鼓励的方式教授学生。要鼓励学生把视野投入到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探索范围。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要给予鼓励,首先要肯定他们探究的行为,之后再委婉地让他们继续努力,争取让探究结果更好,这样会给学生带来進一步探究的动力。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包括整个世界,它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只要他们的想象不偏离主题,无论结果是什么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努力,积极给予鼓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写作非常的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续写作文、情境扩想、看图写话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比如,学习《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续写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它对于天空又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在学习《海底世界》之后,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或参观海洋馆来写一篇有关海底的故事,这样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造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变通、逆向、发散等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评价同一个人物,肯定有同学会说他不好,也有同学说他好,那么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看问题,既让他们看见不好的一面,也要让他们看见好的一面,并让他们向好的方面学习。
  3.渗透新的学习方法
  要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性教学,不仅要从整体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的学习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程的教授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等来调整讲课计划。在语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从书本上搬给他们的东西。教师要抛给学生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中隐含的知识,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彼此的想象力,拓宽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创新的含义,并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授课程。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氛围,渗透新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国臻.浅谈怎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金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1).
  [3]阳泽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
其他文献
棉花高密度栽培作为增产最直接最有效技术措施已经全面得到推广和应用,就我场棉花而言,已经实现了高密度栽培,理论株数在1.865万株。但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高密度栽培并没有实现
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最主要的应用技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寻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信息
乳突根治术是处理中耳、鼓窦及乳突病变的最常见手术,面神经颞骨内的鼓室段及垂直段位于术区内,由于病变的破坏或解剖的变异,手术可能导致面神经的损害.
在不同的主接地网与电流回流极的距离下对用补偿法测双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修正方法作了一些补充和改进,得出了几组接地电阻误差修正曲线和电压极位置修正曲线,可用于工
目前,小班教学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小组合作误区、形式误区、分层教学误区等。教师要尽力寻找和探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良的教育。
一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力。美术鉴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另外,美术作品还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其价值的必然途径。因此,美术鉴赏是美术活动一个不可分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教育要关注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