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事业规模的加速扩张,直接导致了学前专业师资的补充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涌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以我区为例,近年来全区新招聘在编教师80余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数极少。与此同时,各幼儿园也自主招聘了一定数量的非在编幼儿教师,这些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专业培训,其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普遍缺乏。专业教师的缺乏,已不能满足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的人才需求,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因此。研究、构建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培训机制和策略,探索加快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自然就成为我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遵循现状调查、理性分析、学习理论、构建目标、寻找路径、实践操作、反思调整、总结归纳、呈现成果、循环运用、螺旋提升的研究思路,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为基础,以多形式的教研为依托,以多种类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区域教研与园本教研的结合,积极探索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路径与方法,努力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区域推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在区域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围绕专业理论提升,在要求区域内教师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先后为教师指定阅读了《爱弥儿》《儿童精神哲学》《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幼儿园创造性课程》《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等书籍,并多次开展了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活动。各幼儿园还根据本园的实际,自选诸多书目,供教师阅读。读书活动的开展,弥补了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的缺失。
  (二)开展各类技能比赛
  为提升幼兒教师尤其是非学前专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我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先后开展了故事演讲、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美术技能等比赛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提升了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增强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孕育了教师积极乐观的心态、向上向美的情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研训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体现在观察儿童的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举措:
  1.点上先行:组建青年教师研修团队,集中进行专题研修。重点抓好区域内青年教师研修团队的建设。为提高研修的时效,我们每学期都详细制定了研修计划,每次研修活动都明确了研修主题,先后进行了“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日活动的科学安排与组织”“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等主题的研修,开展了“我的课程故事讲述”研修心得与成果交流活动,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亦使这些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幼儿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面上推开:开展园际联动教研,扩大教研的参与面。全区幼儿园集中研训,涉及面广,但也有弊端:(1)我区地域分散,幼儿园大多分布在乡镇,距离跨度大,交通问题较难解决。(2)为不影响班级保教活动的正常开展,各园外派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人数较少,教研的收益面窄,教研效益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改变思路,开展“三园联动”教研,即采取就近原则,幼儿园自主选择、自由结伴,组成三园联动教研共同体,每学期确定主题,拟订计划,围绕主题共同学习,共同研究,轮流开放现场。这种形式的教研,因园所距离近,集中方便,时间短(半天),对班级正常保教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参与的教师人数多,教研的收益面广,大大提高了园领导组织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提升了教研活动的效益。
  3.重点突破:开展专题沉浸研训,深入探讨跟进。根据区域教师的实际情况,遴选重点专题开展深入研究。比如,针对区域内教师观察能力普遍薄弱的问题,我们重点开展了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专题研究,先开展理论学习,增加教师对观察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设计观察主题和观察记录表,教师尝试观察并进行集中交流研讨。在如此循环往复的实践、研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观察的意义、方法、手段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
  4.共享成果:依托开放活动平台,展示交流,互帮互学。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与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区教育局和教研室每学期组织片级和区级层面的开放活动。类似的活动,不仅为幼儿园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也为区域内园际之间相互学习、主动交流、经验共享、共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借助项目乘势而上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镇江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镇江市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站等项目的实施,给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项目推进过程中,其完善的工作机制、高质量的开放交流、高端的专业引领,不仅激发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凝聚了教师的士气,而且让教师有了更多的专业展示的机会,丰厚了教师的专业积淀,也让教师获得了成长的自信与快乐。

二、区域推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成效


  区域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基于教师的专业基础与现状,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完善了本区域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方法、策略,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提升了本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以读书活动为抓手,掀起了广泛的学习热潮,带领教师走进幼儿教育专业领域的学习。专业理论的学习,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厚了专业底蕴,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理解和认识,培育了教师的职业情怀。其次,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系列培训和教研活动,注重结合保教实践的研究、反思,有利于教师理论联系实践,提升理论运用的能力,锤炼教师的保教技能。实践证明,一支师德高尚、情趣高雅、态度积极、底蕴豐厚、技能全面、业务优良、顺应高质量幼儿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的幼儿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二)壮大了本区幼儿教师的骨干力量,优化了幼儿园管理队伍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将业务园长和青年教师研修团队列为课题组骨干研究成员。业务园长直接参与,在本园开展相关子课题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园内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加快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指导水平。青年教师研修团队在一次次的集中研修和自我研修中,其专业理想、专业理论、专业能力不断积聚,进而转化为专业自信。业务园长和研修团队成员的成长为幼儿园注入了专业骨干力量,亦使幼儿园的管理团队得到了充实和优化,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三)为开展多层面、多形式、多路径的教研提供了经验
  1.多层面。区域层面集中教研力量强,层次高,具有引领作用。片区层面的三园联动教研,灵活便捷,接地气,教研效益高。园本教研针对性强,能研究、解决幼儿园面临的真问题,大力推动了园本教研的开展。幼儿园针对本园实际,开展四段式研训,即问题式调研、主题式研修、专题式培训、诊断式评价,反复、持久、深入的园本教研,引领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思考、实践、反思、调整,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而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高,自然且必然地促进了班级保教质量的提升。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级活动的内容丰富了,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强了,活动的形式多样了,师幼互动的效率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品质明显得到提升。
  2.多形式。读书学习交流、活动现场观摩、园所开放展示、同伴研讨交流等形式的教研,丰富了教研的形式,拓宽了教研的思路
  3.多途径。点上先行、以点带面,面上推开、联动教研,重点突破、解决难点,成果共享、携手共进,借助项目、乘势而上,拓展时空、网络研修,多种途径的研修,拓展了思路,构建了教研的新路径新方法,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成效。
  专业成长无止境。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孜孜以求不断深入研究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将在现有研究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深入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区域教研的思路,创新研训工作的模式,不断壮大区、片、园三级研训的力量,真正发挥研训工作在提高保教质量中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保教质量作出更积极的努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多种性激素活性变化相互调控作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对216例60岁以上入选样本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按MMSE评分将样本分为2组,即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入选样本血清泌乳素、雌二醇、睾酮、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性激素水平,比较同性别中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同性别中认知功能障碍组
期刊
来到日本广岛县福山市的第一天,在参访天使幼稚园和东深津保育所过程中,扑面而来的第一感受是“秩序感”。宽敞、明亮、整齐的环境秩序感处处可见,而在这样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规模日益扩大,苏州市吴中区出现了幼儿园师资紧缺现象。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提议“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及时跟家长交流幼儿在园表现是教师的职责,但是家园矛盾往往会从教师不恰当的表达中开始萌芽,处理不当还会进一步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误解,导致矛盾激化
很多幼儿园都在构建园本创生课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园本创生课程的实施与开展需要一定物质、人力的支持,而家庭资源便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如何
聪明盒是投放给中大班幼儿、集多种益智类游戏为一体的自制游戏材料,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多种能力。一、制作方法选取尺寸30cm×30cm,厚1.2cm的黄色泡沫垫7张。用其中的
本文以马来酸酐和尿素为原料,85%磷酸为催化剂,采用自制螺杆加热实验装置的合成聚天冬氨酸中间体—聚琥珀酰亚胺(PSI),并用FTIR和1HNMR、13C-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了温度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启蒙也不例外。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