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职生的内心世界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育的“入口”不是研究“怎么教”“怎么管”,而是探寻“是什么”。
  了解孩子的深度不同,看孩子的角度就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
  一切教育皆有线索,用心去悟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人们习惯于把不听话的孩子比作“牛”,也常把教师这一职业比作“放牛娃”。事实上,放牛这一职业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养”,二是“管”。所谓“养”就是“养膘”,即把牛牵到野外放风,让牛边活动筋骨边补给养分;所谓“管”,是指要看住牛、约束牛,不让它有机会与别人家的牛打斗或偷吃农作物等。
  中职教育也是如此,“养”有养的技巧,“管”有管的门道。只要明白何为“放牛”,如何“放牛”,就能真正走“进”中职生,彻底根除教育中遇到的那些难题。
  找准入口,走对门
  在走访了全国200多所中职学校、调研了数以千计的一线班主任之后,我发现很多教师常常“想要”却总是“要不到”,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入口”,就急于去“作为”。当一个教育者的心思完全偏向于“一定要有所作为”时,就会搜肠刮肚地去寻思“该咋办”(即在如何提高教育技术上耗尽心血),往往最后只有一个结果:看到孩子的每一个不良症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像割肿瘤一样把它割掉,而一旦这个“肿瘤”再次复发时,却又束手无策了。
  其实,中职教育的“入口”不是研究“怎么教”“怎么管”,而是探寻“是什么”,即了解孩子的习性、天性和悟性,从生命的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他们生命中本来的潜能。这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若绕过它而追寻“怎么办”,则很可能永远没答案。
  生长在农村的人都知道,一个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只有在弄清楚了要砍的是柴棍子还是茅草的前提下,才知道要带什么刀、用何种技术。现实中,老师们碰到的那些不爱学习、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茅草”,只需带把镰刀并耐着性子慢慢割就可以了,可一些老师却准备了一把勾刀并将其视作“柴棍子”而拼了命地砍,怎能不累?又何来效率?
  更何况,柴棍子和茅草是看表面就可分辨出来的,而我们的学生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他们的成长背景及不爱学或调皮捣蛋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更要先识别他“是什么”。99%的问题,当知道“是什么”时,“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有答案了。所以,中职教育者的正确出发点,应该是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工作对象究竟“是什么”,因为这才是一扇“正门”,一扇“初始”之门,一扇“必经”之门。
  用心聆听,把准脉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常常会心无所属:被“关”在学校时,他们讨厌我们的“规则”教育;而到了周末或节假日,他们又不知该到哪里去,该做些什么。以至于没放假时盼放假,放假时又盼着上学。问其原因,他会无精打采地说:“老师,在家待着实在没劲儿……”
  对此,我常想,他们为何不快乐?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还是患了什么疾病?我们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其实只要用心聆听,仔细分析,就能明白孩子的内心活动:在学校“没劲”,是因为学习基础差——缺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动力;教育形式太枯燥——缺兴趣。而在家里“没劲”,则是因为缺少“亲情”。
  “中职学生厌学与流失课题组”在部分地区调研发现,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农民的子女或低收入的工人家庭子女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普高,且父母双方或一方长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占了一半以上,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数。
  从表面上看,这群孩子大多也是独生子女,衣食无缺,“吃吃嬉嬉,国家救济”(人人都有国家资助)。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连听唠叨的机会都很少有,更谈不上拥有严格的管带和亲情的呵护。因而这些孩子的心灵极为空虚,生活没规律,许多时候他們既不知该爱谁,又不知该恨谁。家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家不好,而是家里大人都不在,实在没意思……”对于读职校而言,“不是我要来,而是我无奈”“不是我不想学好,而是我反正都这样了呀……”这才是孩子总说“没劲”的根源。
  既然中职学生会得“没劲症”有因可循,那么男孩子为什么总爱捣蛋的原因也能分析得知。学过心理学的老师应该知道,大部分男生淘气是出于本能。正如美国著名的男孩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所说:“男性身上的睾丸素、血清素和扁桃体等三种生物激素,决定了男性的气质为什么与女性生来不同。睾丸素是男孩好动,好与人争强,敢冒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的重要原因。青春期以后,男性身上的睾丸素是女性的15倍。”
  当懂得这些道理后,老师就不会惧怕男生瞎闹腾了,就会认为“这样的男孩才像男孩”,会在如何教会他们驾驭自己的攻击性上大做文章,而不是竭力去消灭男孩的攻击性。所以,只有对学生的特点、特质进行深度研究,找到“为什么”,并将他们这些看似令人闹心的缺点,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途”。换句话说,懂孩子的深度不同,看孩子的角度就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
  对症下药,显成效
  尽管就普遍现象而言,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行为习惯也多有偏差,但是“差秧也能长出好谷子”, 一切教育皆有线索,关键是老师如何对症下药。
  其一,不要给正在成长的孩子“盖棺定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就招生而言,时下的普高好比闹市区的“热面馆”,而职校却形同一家荒郊野外的“冷馍店”。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剩”与“差”是两码事。“剩”下的这批孩子,他们并非因为有什么缺陷,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什么问题,或是在体能上差人一截,更不是因为品行没达标,而是现今“升学战”的规则对这批孩子并不利——只拼学习成绩,其他忽略不计。况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老师一视同仁,学生才会自发地尊敬老师。
  其二,面对学生的“反常期”,要忘却自己的教师身份,“闭上唠叨的嘴”。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约在每年的9月至11月,很多新同学的言行举止都会比较反常,有些人成天心神不宁、怨气连连;有些人看啥都不顺眼,总是没事找事瞎闹腾;还有一些同学像个愣头青,总要与老师对着来。这种现象好似瘟疫,蔓延的速度之快、对班风学风的影响之恶劣,往往会令许多年轻老师感到难以招架,甚至连一些经验老到的老教师也大呼“头疼”。面对这群“反常”学生,教育的“绝招”有两个:
其他文献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有两个层面——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链升级。空间布局优化是不同行业集群通过在不同空间的合理布局,实现在资源、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产业链升级是
公共选修课是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我校对公选课建设与管
本文论述了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如何根据企业的工作实际来规划与建设,以实现社会用人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受企业认同与欢迎的高
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对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
商品利润问题是数学应用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 ,所涉及的量有成本价、销售价、利润、销量、销售额及打几折等。这类题目很多 ,对于常见的题目 ,这里不再重复 ,只给出几个实用
犯罪现象是犯罪学的三大研究对象之一。研究犯罪现象,是为了正确科学地认识、准确迅速地描述犯罪现象的表现形态和特点,评估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揭示犯罪的原因和制定有效的预防治
《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经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但其在立法宗旨、专利权内容、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强制许可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立法宗旨没有突出目的,也有悖于逻
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复杂性和接受过程的特殊性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才能和品质为基础,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