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人工老化对硅氧烷基和甲基丙烯酸基复合树脂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选用3种光固化复合树脂:甲基丙烯酸基复合树脂A (FiltekTM Z350)、B (FiltekTM P60)和硅氧烷基复合树脂C (FiltekTM P90)。每种树脂制备10片试样(直径10 mm,厚度1 mm),均分至水储存(37 ℃,180 d)和冷热循环[(5.0±0.5)与(55.0±1.0)℃,10 000次]两种老化方式中。用分光光度比色仪测量老化前后3种树脂在黑、白、灰背景下的明度(L*)、红绿色品(a*)和黄蓝色品(b*),计算色差(ΔE)、透光性参数(TP)及其改变(ΔTP)。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种树脂ΔE、ΔTP差异以及各树脂老化前后TP差异;用偏相关分析老化前后ΔL*、Δa*、Δb*对ΔE的影响和黑白背景下色品差值的变化对ΔTP的影响。
结果树脂C水储存(白、灰背景)和冷热循环(3种背景)老化后均出现视觉可辨的色差(ΔE>2.75 ),且均显著大于树脂A、B(P<0.05)。与冷热循环前相比,树脂C冷热循环后TP显著降低(P<0.05),且ΔTP显著小于树脂B (P<0.05 )。偏相关分析显示:对于树脂B,白背景下冷热循环后ΔE与ΔL*和Δb*相关(P<0.05);对于树脂C,白背景和灰背景下水储存后ΔE均与Δb* (P<0.05)相关,冷热循环后ΔE均与ΔL*和Δb*相关(P<0.05),但黑白背景下色品差值的变化与ΔTP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人工老化后硅氧烷基复合树脂颜色和透光性变化较明显,且与丙烯酸基复合树脂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