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好书评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隽:“汉学主义”何以成为夏洛之网?第2期
  作者寄语:荟萃精英书评,做文化轻骑兵。
  张永杰:伦理传统视域下的文学道德之维,第3期
  作者寄语:脚踏实地,多读好书。
  金元浦:约翰·伯格: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类”,第4期
  作者寄语:在书香沁人、读书回归的大潮中,《中国图书评论》勇立潮头,推涛逐浪,为2017中国读书人爱书人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做出了贡献。有道是:疏瀹五藏,藻雪精神。
  王志耕:巴赫金思想的跨文化启示,第5期
  作者寄语:一个民族的希望不仅体现在它的经济指标,更在于它是否会源源不断地生产思想。《中国图书评论》近年来已成为中国思想的发动机,愿它一直保持强大的穿透性力量,以推动我们民族的文化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开放,建构一个具有真正对话意义的活力空间!
  李闻思:温和反对派:极简主义的亚文化立场,第5期
  作者寄语:生命的历程多有苦难,让我们拥有一颗简单的心,让《中国图书评论》与我们携手前进。
  李京丽/义文辉:寻找入口:少儿传统文化读本的出版走向与选择,第6期
  作者寄語:让孩子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找到好的入口,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源头与方向。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郎静:“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文化研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教授访谈,第7期
  作者寄语:从一枚编辑小白到一名能够自信从容地完成选题、约稿、组稿和国内外知名学者访谈的编辑后辈,一路走来,感谢《中国图书评论》带给我的历练和成长!
  林培源:现实主义的“常识”与“反常识”,第7期
  作者寄语:“现实主义”不仅是理论关怀,同时也是我在小说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座“堡垒”,长期以来的观察和阅读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观照和反思“现实主义”的坐标。
  沈一帆:阅读的自觉,第8期
  作者寄语:阅读的自觉之于读者,犹如批评的自觉之于学者。唯有不断被阅读,故事方能获得生命;唯有诚挚地批评,思想方能通往永生。
  李勇/安琪奇:最美图书与资本美学,第10期
  作者寄语:感受读书中自我的松动与解束,享受读书中真我的重寻与修复!
其他文献
期刊
如今,节能减排、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趋势。而蓄电池化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对蓄电池化成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介绍了煤矿轨道斜井常闭式防跑车装置的工作原理,根据防跑车装置最大防护距离并结合串车上下井时的最不利工况分析,提出了防跑车装置最大设置间距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实例详细
联系配偶权的有关研究学说和立法实践,分析了配偶权的涵义及法律特征、配偶权的主要内容以及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