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协同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学生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具备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富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等,对其进入社会岗位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以及学校各方管理等协同发挥合力作用。运用技术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对教师、学校各方管理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本研究基于协同教育理念,探讨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协同教育管理模式及系统功能,以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起到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综合素质;协同教育;教育管理;功能模式
  一、协同教育管理概述
  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就教育管理系统而言,在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如能遵循协同有序原理,能合力产生教育管理新效应。课堂教学虽然是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的关键场地,但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非仅仅靠课堂就能完成,而是要与学校和社会组织举办的其他各类相关学习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使它们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互补和协同效应。不仅课堂教学、学校各类实践活动、社会教育之间要协同教育管理,对于课堂教学本身,也要注重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的协同发力,就某类技能知识的传输与掌握而言,探究不同课程课堂之间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使它们之间积极发挥协同效应,同向同行,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能起到更深入的效果。例如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仅要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指导课堂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各种教学方式的就业创业教育资源、进行就业创业方向引导,发挥所有专业与公共课程中对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启发作用的资源的合力教育功能。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问题
  1.1系统管理的协同合作不够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生活动态、思想动态等尽管均有课程教师、辅导员、实践实习教师、学生处管理员等多方管理队伍专项进行管理,然而各方专项管理的交叉合作较少,管理队伍之间的沟通通道和方式比较单一,合作管理的深度较弱。课程教师往往更專注于课堂层面的教学工作,在课堂层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获得情况较多,课后反思总结阶段常常由于学生的缺勤、旷课现象,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需要做深入一层的了解,有时针对部分少数学生异常的学习行为,往往需要联系学生辅导员,或与学生本人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以便找到学生学习跟不上课堂步伐的原因,这些工作往往比较耗费教师的心神,耽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辅导员管理层面尽管更多偏向掌握学生各方面行为动态、思想政治动态等方面的管理,部分辅导员也经常到课堂巡查、以及通过向课程教师询问等方式对学生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但却缺乏一个方便又及时的沟通通道。各方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方式有限,沟通时限有延,不能做到快速及时地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有一目了然的整体认知。教育管理层面缺少各方之间的协同合作支持,缺少技术层面的支持,因而往往会因为一些少数学生的特殊情况,给各方管理者增加许多有难度和冗余的工作量,如果能从管理方法上完善相关的技术支持,加强各方管理队伍之间的协同合作,将会大大提高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有效性,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有较好的技术支持。
  1.2对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掌握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MOOC、SPOC、微课、智慧课堂等新型课堂的发展,学生的许多实践技能活动及课程学习行为发生和体现在网络上,然而教育系统各管理方对学生在线网络实践,及课程学习行为的分析和掌握的程度还不够。疫情期间,学生的在线学习方式得到很大地普及,然而教育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各教育管理方的合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究。
  借助一定的技术,设计合适的系统管理平台,对学生未来长期的在线学习行为支持,以及对教师在线教学管理等能给与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高校学生协同教育管理模式设计
  基于以上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及课程之间、学校各教育管理队伍之间、学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协同管理需求,本研究从协同教育管理角度出发,设计高校学生协同教育管理模式如下图1所示:
  该系统模式主要让高校学生教育过程中的课堂教育、学校其它各类活动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三方共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协同教育管理,起到合力教育作用。其中课堂教育中,各类课程课堂之间也应形成协同合力作用,以期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发挥最大教育功能。
  四、高校学生协同教育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本研究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部署于公网云服务器,数据库采用MySql。
  系统对各模块进行统一入口,统一管理,实现学生学习数据共享,能更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在各类教育下的表现情况,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处工作人员、实践实习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等各方管理队伍,对需要协同进行管理的学生对象,可以做到及时地发现问题,引导纠正其思想行为,通过在线协同交流分享区,合力对学生进行协同教育管理。各模块功能主要实现如下:
  4.1 课堂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课程的学习管理。包括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思政课程以及其他课程等,课程教师以及学生可以同时加入课程班级。本模块课程学习管理主要包括:签到管理,课堂活动记录,课程资源,作业管理,学生评价等部分以及在线协同交流分享区。通过该模块,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等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和分享交流学生课程学习的具体表现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所学习所有课程的兴趣偏向、以及专长特长等,可以更好地对优秀学生做进一步专项实践培养,也可以对需要帮助的弱项学生合力进行教育干预和辅导。   4.2学校其它各类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心理、法律、安全以及各类实践教育及活动。本模块主要实现心理,法律,安全教育知识分享交流;心理,法律,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协助;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法律行为、实践实习活动表现情况,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成绩表现,课堂之外的各类活动及行为的动态记录等以及在线协同交流分享。通过该模块,课程教师、辅导员,学生教务管理人员等各方管理队伍,均能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参与各类实践实习活动表现情况等有较为全面的掌握。通过该模块的数据了解学生课堂之外的表现情况,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行为特征及课外的兴趣导向,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做一定的参考和调整,以期给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提供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知识,将课堂理论与学生生活学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学生辅导员也能在对学生更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积极的教育指导和干预。
  4.3社会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学习,就业创业等与社会接轨的教育资源的分享及学习等以及在线协同交流分享区。本模块主要实现社会实习实践岗位需求发布,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交流,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成功经验分享,优秀毕业校友经验分享等,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以及给尚在校学习的学生指引一些对未来学习的规划方向。
  五、小结
  本研究从协同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课堂教学、学校实践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方的协同教育管理模式,探究基于该模式的功能模块及平台实现,通过该平台不同模块的数据共享和学生学习情况数据的统计,能更加全面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课外兴趣,思想动态、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等,通过数据挖掘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学习特征及兴趣方向的其它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基于协同教育,运用技術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实践管理等进行支持,对高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管理人员等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后期还需在实践应用中做进一步的技术调整与完善,以期能在学生学习管理实践中发挥更好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协同所产生的教育智慧[J].中国教育报,2019(7).
  [2]  杨晓芳.“微时代”背景下我国应用型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存困境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3).
  [3]  李明. 基于 Moodle 平台对学习管理系统的认知[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8).
  [4]  赵亮,胡树煜,韩冠英.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LMS系统设计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
  [5]  徐健,周皇卫,郑艳萍,张明月.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涯管理系统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9(2).
  基金项目:基于协同教育的大学生学习管理系统的构建与研究(2017QN10)
  作者简介:张娜,女,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来源于改革开放,同时也指导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改革开放这一实践相辅相成,使得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实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技术席卷了各个行业,尤其是在教育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打破了传统中职教育的弊端,全面推动了中职职业教育。冶金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热门行业就更应顺应时代要求,以信息化教育为载体,全面创新冶金专业教学。本文笔者以“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课程管理、信息化实训管理”三点为基点,对中职冶金专业信息化教学路径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冶金;教育信息化  职
期刊
摘 要:新冠疫情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素材。各高校要紧扣时代发展现状,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政治思想,以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冠疫情;高校思政工作:挑战;策略  引言  新冠疫情下如何更好地迎接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相关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该问题,立足于当下发展现状,利用好社会素材,为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抗击疫情思政课程。 
期刊
摘 要:源于运用常规方法开展自动地图制图技术活动无法同时获取较高程度的自动化,以及良好的信息表达呈现效果,文章围绕基于Adobe Illustrator技术环境之下的自动地图制图方法展开了探讨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技术性工作人员,创造和提供扎实有效的经验参考支持条件。  关键词:Adobe Illustrator环境;自动地图;制图方法;探讨分析  从宏观性视角展开阐释分析,数字制图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渐普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信息使用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向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  引言  计算机网
期刊
摘 要:当前,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侦查、起诉、审判跨省异地管辖,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异地管辖相对于法定地域管辖而言,是一种特殊的案件办理机制,对于推进当前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加深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对职务犯罪案件异地管辖作出具体的法律规制,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问题。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构建职务犯罪案件异地管辖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务犯罪;异
期刊
摘 要:针对“化工分离工程”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依据“两性一度”标准,使教学设计适应新时代要求,积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采用创新的课程设计,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可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一、化工分离工程教学现状  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生在具备了基础化工专
期刊
摘 要: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活动来展示音乐存在的价值,用 音乐表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通过创新音乐教育思路,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核心理念,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内在修养等,通过音乐艺术来表达崇高的精神境 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音乐教育;艺术审美特点;
期刊
摘 要:语言是各种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語教学是语言的教学,更离不开文化的教育。现代英语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令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文化在英语教与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重点就教学导入环节的文化导入展开论述,介绍实际教学运用的同时进一步突显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导入;跨文化教育  在英语语言世界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When you’re d
期刊
摘 要: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学内科学学习是非常富有挑战的,其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较差等情况,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应当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医学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高职院校;医学生;内科学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