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企业财务形象、特征、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塑造企业财务形象应考虑哪些因素。
关键词:企业财务形象
企业财务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主体进行理财活动行为和结果所有方面的总体评价或印象。企业财务形象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资金筹集、资金投向和运行,甚至分配资金,而且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
1 企业财务形象的特征
企业财务形象是由企业财务主体形象,包括企业财务人员形象和企业财务机构形象;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形象,包括企业财务运行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企业财务综合实力形象,包括企业的各种财务实力形象以及企业财务文化形象等构成,具有以下特征。
1.1 客观性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财务行为,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都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印象,就是客观性。
1.2 相对性
企业财务决策是难以改变外部约束条件,企业的财务应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具有相对性。
1.3 长期性
一方面企业财务形象的塑造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在筹资渠道、投资方向、利益分配上前后各期应尽力一致。
1.4 可塑性
财务实力是企业创造的,因此企业财务形象是可以塑造的。
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目的和作用
2.1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目的
2.1.1 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如果企业有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融通资金,增强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2.1.2 提高企业财务实力
企业的财务实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如果企业的财务实力很强,表示企业有很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这些因素正是决定企业财务形象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2.1.3 建设企业财务文化氛围
良好的财务文化氛围就会形成一个社会公众认同感强的财务形象。
2.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作用
2.2.1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
良好的财务形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以使投资者对企业产生信任感,从而使企业能较容易吸引投资资金。
2.2.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筹措资金
良好的财务形象具有安全的财务结构和很强的偿债能力,资信状况良好,债权人就乐于提供信贷。
2.2.3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信任
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可以增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可以经常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
2.2.4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商誉
企业财务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形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随着市场价值发生增值。
3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应考虑的因素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应主要考虑企业财务实力,信用水平,竞争能力,这三项因素决定了企业财务形象。
3.1 财务实力
3.1.1 资产实力
资产规模是企业资产的总量,代表了企业的投资总额,是企业经营规模、财务实力的一个方面的反映。资产规模小,说明企业财务实力有限;但资产规模大,并不能说明企业财务实力好,必须联系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营业额等综合分析,才能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还要看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有无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净资产的数量;营业额与资产规模是否相适应等。
3.1.2 资本实力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注册资本是业主或股东的初始投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进行,这个初始投入的资本是要发生变化的。如果企业经营效益高,企业积累多,资本就会增大;反之资本就会减少。注册资本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只表明企业在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时业主投入的资本数额,不应被视为企业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企业在工商登记日后经营管理活动的持续进行及经营者、出资者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包括抽逃出资,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本保全情况,从而影响其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3.1.3 偿债能力
企业能否按期付息和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财务实力的一个体现,对企业财务形象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长期经营不佳,无力还债的企业,谈何良好的财务形象?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或流动性。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债务,以及有多少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其差额营运资本就越大,说明企业不能还债的风险越小。
3.1.4 营运能力
企业经营规模越大,获利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企业必须应达到与自己投资规模相适应的营运额,但营运额更多反映的是经营的数量,重要的是还要看经营的质量。营业额与成本费用的差额是企业利润的基础,只有在成本费用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利润才会随营业额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企业成本费用高,利润的增长幅度将低于营业额的增长幅度;如果企业成本费用过高,甚至会出现营业额越多,亏损越大的状况。
3.1.5 获利能力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基本保证,利润在一定程度下可以说明企业财务实力。
3.1.6 付现能力
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上计算的利润,往往是企业账面上利润可观,而可能出现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甚至无力付现,引起付现危机。因此,企业付现能力强弱与企业财务形象直接相关。
3.2 信用水平
3.2.1 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企业诚信主要表现在客观真实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客观真实披露财务会计信息。
3.2.2 财务信用
企业财务信用主要是指资本信用、商业信用、管理信用等方面内容。信用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避免信用管理在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缺少协调的状况,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凭借良好的信用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资金的几倍。
3.3 竞争能力
企业财务形象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表现出来,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产品竞争力、技术开发力、市场应变力、盈利能力,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竞争力。
3.3.1 产品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是由产品本身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两部分组成的。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交货速度等。产品的本身竞争力可以依靠企业的内部运营来进行控制,如企业的技术水平、QC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等。适度的性能的产品是竞争力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是竞争力保障,成本控制是竞争力的基础,没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就不能在价格方面取得竞争优势。速度决定产品生命,速度上的优势可以使产品成为市场的最先进入者,从而抢占市场,就会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了品牌、价格、分销渠道、销售终端等。品牌价值大小是客户对其企业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其产品的认可程度,品牌的价值高低直接牵涉产品竞争力。价格是产品的价值外在表现,价格的高低与价值相对应,当企业制定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同时给客户以物超所值的时候,其价格就是成了产品竞争力中有效的一部分。分销渠道及终端的控制都是在自己有了相对较强的竞争水平时,要让客户更高得到自己的产品的保证。
3.3.2 技术开发力
包括企业接受外部技术开发力和自行技术开发力。接受外部技术开发力表现在对外部技术开发的产品认可程度和运用程度。自行技术开发力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新产品开发速度、技术开发投资效果,把握两方面的开发,就能充分占有市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提升市场形象,更好地塑立企业财务形象。
3.3.3 市场应变力
在正常经济环境下,不但要追求市场而且还要去创造市场。并合理选择高端市场、中等市场、低端市场;适度把握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进市场渠道拓展,增强多渠道经营的能力,除了专卖、专柜等传统形式外,电视购物、小区推广、网络销售、集体采购等多渠道的营销必不可少,才能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力。
3.3.4 市场盈利能力
如果说拓展渠道为“开源”,那么在多渠道经营体制下合理把握市场布局、控制生产经营成本,降低销售费用,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节流”手段。企业应当选择材料、人工成本低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在租金成本低的集散地型专业市场建立营销总部。在全面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要意识到在区域市场中还要依靠商品的零售来维持品牌影响力,通过控制店面面积、控制店面数量来降低营运费用,提高市场盈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财务形象。
企业财务形象也是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对企业财务行为和结果的综合印象。它是一个完整系统,是企业财务诸多因素的统一体和集中表现。企业财务形象是现实的企业财务行为、结果和所有外在表现等一系列客观状况的反映,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富有很强的磁力, 它可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赢得债权人的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信用度。因此,企业财务形象的塑造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者制胜,也关系到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命脉。
参考文献:
[1]王家凌,何丽.“企业财务形象的树立”.黑龙江财会.2002.09.
[2]卢太平,刘敏.“浅议企业财务形象”.技术经济.2004.01.
[3]姜丽萍.“企业财务形象初探”.北方经贸.2004.07.
[4]张先吉.“树立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经济体制改革.2002.05.
[5]冯建.“论西部开发与企业财务形象”.四川会计.2001.09.
本文得到西华大学重点学科"会计学"建设项目资助(XZD0909-09-1)
作者简介:周佩(1965-)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主攻企业会计、审计学方向。
关键词:企业财务形象
企业财务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主体进行理财活动行为和结果所有方面的总体评价或印象。企业财务形象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资金筹集、资金投向和运行,甚至分配资金,而且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
1 企业财务形象的特征
企业财务形象是由企业财务主体形象,包括企业财务人员形象和企业财务机构形象;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形象,包括企业财务运行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企业财务综合实力形象,包括企业的各种财务实力形象以及企业财务文化形象等构成,具有以下特征。
1.1 客观性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财务行为,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都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印象,就是客观性。
1.2 相对性
企业财务决策是难以改变外部约束条件,企业的财务应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具有相对性。
1.3 长期性
一方面企业财务形象的塑造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在筹资渠道、投资方向、利益分配上前后各期应尽力一致。
1.4 可塑性
财务实力是企业创造的,因此企业财务形象是可以塑造的。
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目的和作用
2.1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目的
2.1.1 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如果企业有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融通资金,增强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2.1.2 提高企业财务实力
企业的财务实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如果企业的财务实力很强,表示企业有很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这些因素正是决定企业财务形象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2.1.3 建设企业财务文化氛围
良好的财务文化氛围就会形成一个社会公众认同感强的财务形象。
2.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的作用
2.2.1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
良好的财务形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以使投资者对企业产生信任感,从而使企业能较容易吸引投资资金。
2.2.2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筹措资金
良好的财务形象具有安全的财务结构和很强的偿债能力,资信状况良好,债权人就乐于提供信贷。
2.2.3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信任
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可以增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可以经常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
2.2.4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商誉
企业财务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形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随着市场价值发生增值。
3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应考虑的因素
塑造企业财务形象应主要考虑企业财务实力,信用水平,竞争能力,这三项因素决定了企业财务形象。
3.1 财务实力
3.1.1 资产实力
资产规模是企业资产的总量,代表了企业的投资总额,是企业经营规模、财务实力的一个方面的反映。资产规模小,说明企业财务实力有限;但资产规模大,并不能说明企业财务实力好,必须联系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营业额等综合分析,才能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还要看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有无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净资产的数量;营业额与资产规模是否相适应等。
3.1.2 资本实力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注册资本是业主或股东的初始投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进行,这个初始投入的资本是要发生变化的。如果企业经营效益高,企业积累多,资本就会增大;反之资本就会减少。注册资本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只表明企业在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时业主投入的资本数额,不应被视为企业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企业在工商登记日后经营管理活动的持续进行及经营者、出资者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包括抽逃出资,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本保全情况,从而影响其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3.1.3 偿债能力
企业能否按期付息和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财务实力的一个体现,对企业财务形象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长期经营不佳,无力还债的企业,谈何良好的财务形象?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或流动性。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债务,以及有多少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其差额营运资本就越大,说明企业不能还债的风险越小。
3.1.4 营运能力
企业经营规模越大,获利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企业必须应达到与自己投资规模相适应的营运额,但营运额更多反映的是经营的数量,重要的是还要看经营的质量。营业额与成本费用的差额是企业利润的基础,只有在成本费用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利润才会随营业额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企业成本费用高,利润的增长幅度将低于营业额的增长幅度;如果企业成本费用过高,甚至会出现营业额越多,亏损越大的状况。
3.1.5 获利能力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基本保证,利润在一定程度下可以说明企业财务实力。
3.1.6 付现能力
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上计算的利润,往往是企业账面上利润可观,而可能出现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甚至无力付现,引起付现危机。因此,企业付现能力强弱与企业财务形象直接相关。
3.2 信用水平
3.2.1 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企业诚信主要表现在客观真实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客观真实披露财务会计信息。
3.2.2 财务信用
企业财务信用主要是指资本信用、商业信用、管理信用等方面内容。信用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避免信用管理在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缺少协调的状况,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凭借良好的信用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资金的几倍。
3.3 竞争能力
企业财务形象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表现出来,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产品竞争力、技术开发力、市场应变力、盈利能力,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竞争力。
3.3.1 产品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是由产品本身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两部分组成的。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交货速度等。产品的本身竞争力可以依靠企业的内部运营来进行控制,如企业的技术水平、QC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等。适度的性能的产品是竞争力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是竞争力保障,成本控制是竞争力的基础,没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就不能在价格方面取得竞争优势。速度决定产品生命,速度上的优势可以使产品成为市场的最先进入者,从而抢占市场,就会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了品牌、价格、分销渠道、销售终端等。品牌价值大小是客户对其企业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其产品的认可程度,品牌的价值高低直接牵涉产品竞争力。价格是产品的价值外在表现,价格的高低与价值相对应,当企业制定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同时给客户以物超所值的时候,其价格就是成了产品竞争力中有效的一部分。分销渠道及终端的控制都是在自己有了相对较强的竞争水平时,要让客户更高得到自己的产品的保证。
3.3.2 技术开发力
包括企业接受外部技术开发力和自行技术开发力。接受外部技术开发力表现在对外部技术开发的产品认可程度和运用程度。自行技术开发力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新产品开发速度、技术开发投资效果,把握两方面的开发,就能充分占有市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提升市场形象,更好地塑立企业财务形象。
3.3.3 市场应变力
在正常经济环境下,不但要追求市场而且还要去创造市场。并合理选择高端市场、中等市场、低端市场;适度把握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进市场渠道拓展,增强多渠道经营的能力,除了专卖、专柜等传统形式外,电视购物、小区推广、网络销售、集体采购等多渠道的营销必不可少,才能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力。
3.3.4 市场盈利能力
如果说拓展渠道为“开源”,那么在多渠道经营体制下合理把握市场布局、控制生产经营成本,降低销售费用,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节流”手段。企业应当选择材料、人工成本低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在租金成本低的集散地型专业市场建立营销总部。在全面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要意识到在区域市场中还要依靠商品的零售来维持品牌影响力,通过控制店面面积、控制店面数量来降低营运费用,提高市场盈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财务形象。
企业财务形象也是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对企业财务行为和结果的综合印象。它是一个完整系统,是企业财务诸多因素的统一体和集中表现。企业财务形象是现实的企业财务行为、结果和所有外在表现等一系列客观状况的反映,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富有很强的磁力, 它可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赢得债权人的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信用度。因此,企业财务形象的塑造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者制胜,也关系到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命脉。
参考文献:
[1]王家凌,何丽.“企业财务形象的树立”.黑龙江财会.2002.09.
[2]卢太平,刘敏.“浅议企业财务形象”.技术经济.2004.01.
[3]姜丽萍.“企业财务形象初探”.北方经贸.2004.07.
[4]张先吉.“树立良好的企业财务形象”.经济体制改革.2002.05.
[5]冯建.“论西部开发与企业财务形象”.四川会计.2001.09.
本文得到西华大学重点学科"会计学"建设项目资助(XZD0909-09-1)
作者简介:周佩(1965-)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主攻企业会计、审计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