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领导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位于“浙江之心”——金华市婺城新区,是由企业和民间共同投资的一所民办全寄宿制国际学校。荣光国际学校是一所追求教学个性、激发学生快乐的学校,也是一所讲究礼仪、崇尚劳动的学校。学校以发展眼光办教育,在国际化办学、课堂教学改革及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方面张显现代教学领导力,成绩斐然。
  打造现代教育的“浙江之心”
  学校创办于2012年9月。作为金华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现代化的新型国际学校,荣光国际学校可为中外籍学生提供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国际化教育。
  学校聘请全国劳模、浙江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徐锦生任校长;学校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教育、科技专家团队,汇聚了一批由省市区名师、教改之星、教坛新秀领衔的资深教师及教学新锐;学校具有稳定的国外教师资源,长期聘用外籍教师担纲英语教学。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同时,更有利于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实行中英双语教学,聘请专业外教,拥有高水平英语教师队伍,为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提供多元教学体验服务,多功能体验区可为孩子创设多元、开放、优质的实践教学设施;教师与学生全员使用移动电脑,真正做到移动式学习;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有助于学生专心学习和有规律生活,有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地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基于培养儿童世界公民意识和能力,荣光国际学校开设基础领域课程系列和校本特色课程系列。在整合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语言与文学类课程、数学与科技类课程、艺术与健康类课程作为基础性领域课程,注重中英文双语授课,逐步形成双语学习氛围;校本特色课程系列主要从自我成长、公共素养和全球理解三大维度来规划设计:自我成长系列课程包含书法与读经课程、艺术课程、数学及创意思维课程;公共素养课程包括花样体育课程、英语沟通课程及多元社团课程系列;全球理解课程包含国际理解课程、体艺专题活动、体验实践课及综合探究活动等。通过校本特色课程学习,学校要求学生达到“十个能”:即生活能自理;社交能行礼;下水能游泳;野外能生存;上台能演讲;才艺能展示;阅读能达标;英语能交流;上网能学习;活动能组织。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正以自身的卓越优势,打造现代教育的“浙江之心”。
  探索国际游学模式
  一篇篇微日记,记录孩子们在加拿大的游学经历——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校长徐锦生的微信朋友圈一度引发关注。 5月16日,徐锦生刚回国,便一头扎进办公室整理此次游学资料。这是荣光国际学校举办的首次国际友好学校交流游学,徐锦生同时被加拿大皮克灵市授予荣誉证书。
  7天时间零距离体验异国课堂。卡拉瑟斯溪公立学校是一所加拿大的知名学校,校长托尼在该国教育界颇有名气。对于中国孩子的到来,该校报以极大的热情,将15个孩子分插到四年级的不同班级。初来乍到,中国孩子发现:“这所学校并不大,只有一幢外表简朴的教学楼,三四百名学生。但走进去,就发现里面藏着许多精彩,每一面墙展示的都是学生作品,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带队的语文教师穆媛媛说,教室看似物品拥挤,其实分门别类,区域分明,功能齐全。里面分教师办公区、上课区、作业辅导区、教具区,学生生活区(当中设置有洗手池以及加热食品用的电器等)以及活动区等。教室外,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栅栏,就连孩子们课间活动的操场,除了球场,大部分都是一片碧绿的山坡草坪,不远处就是森林,环境十分优美。
  荣光国际学校学生在这里受到了熏陶。这所学校没有统一教材,只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大纲自己编写教材,将知识融入到各种故事和社会实践中。学生观摩了一堂语言课——是语言与艺术课整合的课堂形式。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道具表演节目,在表演中消化所学的知识。徐锦生说:此前担心中国学生的语言障碍。但真正来到加拿大后,发现孩子们融入得很快,不到一天时间就从拘谨变得从容,可以连说带比划地同外国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徐锦生表示:这次加拿大之旅是荣光国际游学模式的一次探索。游学,并不是带着孩子出国玩一趟,而是让他们在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吸纳其优点,在观念、学习方式以及礼仪等方面,发生转变,内化为素质。今后,游学将成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活动,按年级序列还计划前往加拿大、英国、美国等。
  成立“教学推进联盟”
  学校成立“教学推进联盟”,就年轻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相约式”帮扶。学校教务处通过常规检查、经验介绍及讲课竞赛等,帮助年轻教师明确教改方向,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学校不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教科室主任张晓蓉的《依托“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为学校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供了切入口。有教师说:微课制作、学生观看微课后的效果诊断、教师根据学生状况调整上课进程及教师修改微课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修正教学效果的过程。微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值得进一步探索。还有教师说: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微课,在类型上要注重研究,可以分基础性微课与拓展性微课,长与短,内容与方式,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学校各学科以多种形式制作微课,并分别进行了展示,学科组长还就微课拍摄提出建议。副校长吴小军对活动进行了系统点评。他先从“参与面广、全面铺开、初见成效”肯定了前期的课题开展,他说,内容本身的趣味最为关键,也是根本。微课必须做到“清晰、美观”,由创设情境,营造趣味性。校长徐锦生用“四个来”对微课活动提出要求:即意识强起来;技巧妙起来;学生喜欢来;效果好起来。他还调调,搞好微课活动关键是围绕提供孩子复习和项目学习两条主线,寻找视频,制作微课,辅助教学,提高实效,达到依托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教务处落实“检查”“巡班”“微听”的教学督导方式,保障新常态教学正常开展。检查,以“教学推进联盟”的形式,通过面对面交流,使教师明白需要坚持不懈地发挥自身长处,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教师,不断摒弃不良的教学行为,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巡班,检验各班级教育教学实际执行情况,通过巡班,核对课程,了解学生学习进展,促进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形成;微听,给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细节,以促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技能。通过“课堂驻足三分钟”,从教师教态、板书、语言及教学环节生成,以及学生坐姿、握笔、练习等以点见面,使更多教师能得到教学的有益指点。   学校不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实行教科研“会诊”,也是“教学推进联盟”的一大特色。3月15日,学校聘请浙大教授、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一行来学校举行课题研讨。从剪纸为主题的美丽数学到全国课题项目学习深化指导;从课改前沿谈教学改革,到环城小学、东市街小学与荣光国际学校三校省级课题的论证,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方教授高度评价了教师潘可可执教的数学美术相结合项目的学习课,为行走在课改一线的教师伟递了信心和动力,并对学校项目学习与课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当荣光国际学校教师就“学生如何愿意听”“如何能听懂”等问题请教时,方教授说:教学没有条条框框,只有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只要我们从学生最真实的需要出发,也就是课改最真实的意义,就能还原真实的课堂,而课堂也一定是孩子为主角的课堂。在方教授的讲座中,特别强调内容与过程之间“重过程”的价值与意义,教师成长注重“潜能”“兴趣”“自信心”“自主学习”等概念,在寻求教育真谛的同时,或有困难,或有阻力,正如他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年会上的一句话:教育改革要有弯道超车的意识,只要有了意识与信念,坚信每一位荣光教师都会走稳走好教学改革这一步。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不仅可为教师提供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在“有趣,有法,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设计“课前精彩两分钟”学生展示活动:由学生自由设计发言题目,通过自信、阳光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态。
  四(1)同学班欧品华说:在学校,我学到了什么叫“谦虚”,并且体会到只有学会谦虚,才能进步的道理。有一段时间,我连续考出几次好成绩,作业就有些马虎了,写字潦草起来。有一天,周老师要找我谈心,我心想,不会又要挨一顿骂吧。我的心一直提着,腿暗暗发抖。周老师问:“品华,最近是不是骄傲了?”“是。”“没事,不用害怕。”周老师温柔地说,“我以前也骄傲过,谁都骄傲过,但是骄傲要适可而止。就比如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骄傲的时候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请你记住:‘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人留下的名言。”从那以后,我心里仿佛拂过一阵春风,在我心里埋下一颗谦虚的种子。四(2)班同学缪雨欣说:我是一名荣光学子。我为荣光骄傲,我为荣光自豪。我们学校同学乐于助人、友爱、团结,每一个班都是一个大集体。这里的老师对我们很好,就像在家里一样。在学校,我健康成长;长大了,我一定不会忘记我的母校,一定常常来看望母校。从现在做起,我要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为荣光国际学校争光的好学子。
  年轻教师蒋超说: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大部分是从老师的赞扬中获得,对有个性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以便激发学习兴趣。
  别开生面的“校长课”
  开学第一周,荣光国际学校开始走班尝试,教务处依据学校实际“先行计划”,在实践中又不断修正,在拓展课程中增设“个型课程”。学校聘请校外专业辅导教师,通过嫁接“校外优质课”,使学生真正做到“学在校内,乐在校内;成长教师,快乐学生”。这一周,荣光国际学校还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校长课”:一年级全体同学聆听了校长徐锦生讲解电话礼仪知识。徐校长结合“建设信义金华,打造礼仪荣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话礼仪的概念,电话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听、拨打电话中的文明礼仪,如电话铃响三声去接电话,接起电话首先向对方问好,打电话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控制好通话时间,等等,并且采用礼仪小故事、你问我答、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授课形象、生动,别开生面,获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在学校的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中,副校长吴小军与年轻教师王相霖分别执教一堂语文课。吴小军执教的课文《触摸春天》。他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鞭辟入里,其朴实、精辟的课堂语言,为年轻教师树立了典范。作为年轻教师中的姣姣者,王相霖执教《四个太阳》,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将充满童趣的故事贯穿于课堂,由收到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
  荣光国际学校教师在“校长课”的引领下健康成长。黄荣耀与张晓岑多次参加课堂展示活动。黄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从有趣的投篮比赛入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趣的情境,幽默的语言,紧紧相扣的环节,让学生真正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集精炼和魅力于一身的张晓岑则在有趣的找图形中拉开课堂序幕,通过指、所、画、折、剪等活动让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新朋友”——角。通过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用情境导入法,减少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领略数学真谛,感受数学快乐,增强学习信心。
  红色引领的“家风”
  校长徐锦生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荣光国际学校党支部近年来组织开展红色引领树“家风”活动,效果明显。
  有别于一般学校的师徒结对,红色引领是荣光国际学校的鲜明特色。学校党支部自始至终牵头负责,承担师徒结对总协调者的角色。学校党支部引领教师结对,组织专家、优秀教师成立导师团。校长、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徐锦生自任团长,党员教师任各小组长,分别结对联系3至5名青年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且把结对列入支部重点统一布置、定期监督,提升执行力。学校党支部做教学的引领者,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党员教师从自身做起,做教改的坚定拥护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确保学校教学稳定发展。年轻教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争取早日完成红色接力。有的教师制订了 “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脱颖而出、五年成为骨干”的成长目标。
  红色引领带来“家风”大变样。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童静宜是学校专职党务干部,也是此项活动的具体“操盘手”。她兼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学校劳模”。时间在她这里仿佛成了海绵里的水。她总是很早到校,很晚离校,每一项事务都做得井井有条。2014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年轻教师罗建鸽当了童静宜的徒弟。一年多来,他从童老师那里学到了“真本领”。   2015年9月,罗建鸽参加婺城区新教师素养大赛,童静宜从黑板字,书面测试到试讲,一路引领,“徒弟”终于捧回大奖。之后,学校安排罗建鸽给温州平阳教师上公开课。童静宜在百忙中抽时间为他挑选例课,查找相关资料,做到字字揣摩,句句斟酌,帮助他精心设计教学案。开讲那天,罗建鸽执教的课文《喜爱音乐的白鲸》,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随后,罗建鸽还参加婺城区语文作业设计大赛,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作业设计奖。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分别在婺城区教学论文大赛、金华市教育论文大赛、全国非智力因素论文赛中获奖。
  荣光国际学校在教育与教学中重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活动形式新颖,措施针对性强。一年来,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各级各类评比和竞赛中师徒频频获奖。据统计,2015年全校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0多项。
  年轻教师黄荣耀说:刚进荣光,还真有点陌生感,担心自己融入不进这个大家庭。但很快,这个想法消失得无影无踪。到校不久就迎来优质课比赛,我有幸获得初赛资格。第一次上台,我怎么能备好一节完整的课呢?出乎我的意料,数学组的潘可可老师,颜君敏老师,江黎明老师,朱海峰老师,主动为我出谋划策,几乎每次试教都到场帮忙指导,给出各种建议,瞬间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也让我有了自信。比赛当天潘老师还全程陪同,学校完美的平台与团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优质课一等奖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接着,我又有幸与朱洪飞副校长一起前往江苏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也带回了特等奖这个我做梦都没梦到的奖项。
  在劳动中见成长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荣光国际学校举行学校劳模表彰大会。共有18名老师、42名学生获得表彰。当天,700多名师生和部分家长齐聚学校广场。学生分别用架子鼓、跆拳道、武术、笛子独奏等为颁奖典礼助兴。获奖学生走过红地毯、登上领奖台,全国劳模、荣光国际学校校长徐锦生身披全国劳模绶带,神情专注,走上前去与“劳模们”一一合影,场面十分感人。徐锦生说:荣光国际学校之所评选表彰师生劳模,一是荣光的需要,作为一所在新形势下新创办的新体制学校,需要挖掘一批品德高尚、爱校敬业、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引领学校发展;二是是劳模很光荣,劳模作为学校的精英,为荣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他们进行表彰,既充分体现学校对劳模的尊重,也体现了全校师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可。会上,教师郑宁与学生代表宣读了“向劳模看齐”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秉承劳动美德,用热情浇灌劳动之花,以信心采摘教育之果。
  学校认为,一个在课堂上打瞌睡、在整洁的地面扔垃圾的人,不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热爱劳动,就要对劳动者心存感激,以一颗虔诚的心珍惜劳动成果。劳动不分大小,培养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在家里,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清,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还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洗碗筷,洗手绢、袜子等,高年级的同学还要学着洗衣服。在学校,要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课桌和教室的整洁。在社会上,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这些都应成为荣光国际学生的行为习惯。
  为此,荣光国际学校在学校食堂后面开辟学生“种植园”,让学生自己动手播种,采摘果蔬,体验劳动。在教学楼顶,超前设计出2000平方米的空中菜地。蔬果收获之后,学校里还专门设计烹饪教室和中餐体验室,让学生体验自己动手做菜,然后大家一起品尝。荣光国际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学校公共场地包干劳动,寝室、楼道的卫生也都能做到大家自理。校长徐锦生说:接下来学校还要开设木工、杂工实践基地,开放食堂让学生参与洗菜、洗碗等,让孩子体会到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艰辛,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培养劳动技能,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在劳动中见成长,以比赛促进步”,学校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校领导会同教务处全程参与,并针对问题列清单,做出针对性评价:数学学科,区级数学说卷活动中,学校教师潘可可、江黎明、张晓岑、徐佩、罗虹、黄荣耀分别获奖;语文学科,朗读竞赛中,教师蒋超、罗建鸽、姜林、李倩分别获奖;校本优质课比赛中,教师穆媛媛、罗建鸽、许佳丽、熊斯梦欢分别获奖;英语组区级阅读命题大赛中,教师胡夏倩、陈蕾、郑宁、王燕分别获奖;在三区教研观摩评课活动中,教师陈蕾、郑宁、杨佳、方晴分别获奖。学生张小美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演讲比赛中获区一等奖,代表婺城区参加金华市比赛,获得二等奖;现场作文竞赛及第二届“荣光杯”课外阅读比赛,全校有100名同学获奖,其中徐森焱,欧品华,应俊成,王琛,胡悠然等同学获一等奖。
  人物对话
  《教育》: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
  徐锦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贵族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在寄宿制条件下又有生活教师。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机会劳动,也不懂得劳动。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错了。在荣光国际学校新生到校首先要学会劳动,学会动手。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纵观人类发展,是劳动使人直立行走;是劳动掘开了人类文明的源泉;是劳动创造了今天的财富,学会劳动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课。
  《教育》:荣光国际学校如何走国际化教育?
  徐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人才素养,是荣光国际学校的一大特色。国际化教育倡导自学、合作和探究等体验式教学,需要各个学科同步进行,互相影响,特别是自学能力培养、阅读习惯、搜索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通过理解能力培养达到全面、有效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师从基础抓起,关注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养成,如排队、坐姿、回答问题与合作学习方式培养,通过自学、演讲、互助等习惯养成,形成荣光国际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教育》:您认为一所学校教学领导力如何建立?
  徐锦生:关注学生学习,要注重教学程序的制订,可以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学领导力很重要。一个好的学校领导应是在圆圈的中心,而不是在金字塔的顶端。本人40余年的教学生涯,同孩子在一起往往令我激动。看到孩子的成长,作为一名教育人就是最大的快乐。若干年后,如果他们说起是学校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那时,我认为就是我们这一代从教人的最大幸福。尽管教育是一项艰难且充满挫折的工作,但我爱她,并会终生不舍……
其他文献
徐安琪,祖籍浙江,一名90后的北京女孩,曾经历三次跳级。2006年,15岁时以北大附中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校期间,曾任北京大学新闻网记者,采访过多位外国领导人、学者、企业家。毕业后创办引航家庭教育、名校有约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接触过大量青少年,并深入地研究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因对教育有了忧虑、感慨和深思。2013年出版《15岁上北大——求学应考秘诀倾囊相授》个人专著,
夏振彬在2016年10月17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开展科普工作,一直是航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的航空科普工作也越来越给力,越来越接地气。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面向全国中学生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物理课”,直接把小伙伴们看得目瞪口呆,也让无数网友做梦都想当航天员。比如“玉兔”号探月车,不断发布探月日记,萌萌哒,很励志,又有催泪,在全世界范围圈粉无数。比如不久前,郎平、刘慈
2014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中,江苏省淮安市车桥初级中学榜上有名。地处苏北偏远地区的一所农村中学能被“选中”,车桥初级中学校长宋正标功不可没。  以荣誉为起点,继续前行  宋正标,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2007年省教育厅公派英国交流学习。任淮安市车桥初中校长以来,他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循环——差异”教育理念,学校教学成果突飞猛进,成为淮安市品牌学
周翠萍:  教育承担公共产品及服务之责  周翠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育政策。  《教育》记者:近年来,花钱买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周翠萍: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倡导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与政府一起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重新定位市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公共产品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发展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有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当然家长的因素也不容小觑。  家庭因素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  从参加工作后,我除了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外,就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近9年的时间里,我处理过无数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其中由于家
陕西省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大山深处。据史料记载,山阳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的历史,境内群山绵亘,寺刹林立,自古儒教士族相兼,学风尚好。山阳城区一中,校园是解放前的老校址,历尽百年变化,2009年7月由前身为“山阳城关二小”过渡改建而成。学校注重抓常规,以教研创特色,2013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校园”,2014年荣获“全国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2014年12月5日,《教育》记者
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3年高考,首届走班选课的363名学生参加高考,650分以上199人,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达到81人,均列北京市前列。与此同时,更多学生走进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莱顿大学等欧美名校,以及港澳大学,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大
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才有可能让科研成果频出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成为创新型的国家。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对国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但是,中国现在的这三个数值前两个分别是40%、50%,还达不到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不过,我国目前研发投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已达到2%。  (摘自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答: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音乐。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答:失去亲人。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答:对自己期望值太高,有点焦虑、急躁。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答:母亲。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答:在别人最需要你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
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庙垭小学师生先后搜集了老家具、老农具、老服装、老照片等近300件物品,在校园内建成50余平方米的“民俗馆”。民俗馆里,展示的都是庙垭村本土之物,然而,串联起的却是一段庙垭村的历史。建“民俗馆”,让孩子们感受地方民俗文化,寻找到自己的根。学校还定期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传承艺术瑰宝,培养孩子们爱国爱乡的情怀,使孩子们全面了解地方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  摄影报道/朱本双 杨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