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男184例,女34例,年龄(53.8±9.2)岁]资料。对患者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于术后2~3个月复查CT、肝功能,比较治疗前后门静脉癌栓直径、肝功能参数及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情况,并随访2~26个月,计算患者的生存期。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2~3个月,218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8例(3.7%),部分缓解111例(50.9%),无变化80例(36.7%),疾病进展19例(8.7%),总有效率为91.3%(199/218)。治疗后癌栓直径为(12.63±4.64) mm,较治疗前减小[(26.65±10.88) mm;t=18.74,P<0.01];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为(20.59±10.29)、(11.40±8.37) pg/L,与治疗前[(24.27±12.65)、(15.64±7.99) p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5.37、8.44,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间接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142例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中86例治疗后较治疗前积液情况好转。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至随访结束,162例死亡,56例存活,患者总生存期(9.23±0.59)个月。

结论

125I粒子植入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并改善腹腔积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种皮肤消毒剂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与0.5%碘伏消毒液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剂维护CVC,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液维护CVC。每周换药1次,连续维护3周,根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式饮食管理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管理,试验组在常规饮食管理的基础上,接受患者参与式饮食管理。记录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2、4周时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采用烧伤患者营养知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在根治性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根治性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2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首次离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依从性、
目的探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或后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的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5例cHL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28.8±9.6)岁],其中43例在ASCT前、34例在ASCT后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在移植前后均
期刊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取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50只(注射Ⅱ型胶原乳剂0.3 ml/只)。2组均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测量并分析造模成功的CIA组大鼠
期刊
目的探讨蛋氨酸(11C-MET)PET显像对术前胶质瘤的分级判断及其对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于华山医院PET中心行11C-MET PET显像的118例术前脑胶质瘤患者(男70例,女48例;中位年龄45岁,范围10~71岁;Ⅱ级65例、Ⅲ级34例、Ⅳ级19例),基于病灶对其11C-MET摄取值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
期刊
目的比较13N-NH3、11C-蛋氨酸(MET)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0例临床怀疑脑胶质瘤患者[男54例,女36例;年龄(40.0±14.0)岁],均行13N-NH3、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或随访确诊。对获得的图像进行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