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式叶轮离心泵气液两相条件下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开式叶轮离心泵输送气液两相流时,其性能经常随入流含气率(α)的增加而下降,主要由内部的气液两相不稳定流动造成.为解决传统欧拉双流体模型不能考虑气泡直径变化及气泡形变的问题,采用一种群体平衡模型(Musig模型)数值计算了某设计比转速为88.6的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在不同入流含气率下的内部流场,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泵在1000 r/min可输送液体的最大入流含气率为4.6%;α>3%以后,Musig模型由于能表征气泡形态及破碎与聚合过程等气液两相流演化规律,其外特性计算结果比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准确,且与可视化试验流型测试结果较为吻合;α=4%时扬程系数和效率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6%和5%;随着入流含气率的增加,叶轮和蜗壳流道内逐步出现均匀泡状流、聚合泡状流、气穴流和分离流等流型分布,设计流量下α≤1%时以均匀泡状流为主,α=3%时以聚合泡状流为主,α=4%时以气穴流为主,α≥4.2%时出现分离流并逐渐堵塞流道;叶顶间隙是影响泵内气液两相流型分布的重要原因,叶轮流道中存在大尺度漩涡和出口回流现象,且随着含气率的增大越发明显,进而在高含气率区域引发较大的湍动能分布,加剧了泵内部的不稳定流动,最终导致 α≥4.6%后的泵空转.该研究可为综合分析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动规律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损伤主要原因之一.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OS)被认为是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主要有害代谢产物.ROS的生成途径包括线粒体来源和非线粒体来源.前者主要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生,后者主要通过黄嘌呤氧化酶、NADPH氧化酶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酶合成酶催化产生.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拮抗ROS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与核样因子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NRF2/KEAP1)信号通路等]激活有利于减轻组织损伤.因此,针对以上通路研制靶向治疗药物(HIF信号通
肌卫星细胞Niche是由特殊的微环境组成的特定区域,在维持卫星细胞静止及增殖分化等生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卫星细胞Niche包括直接Niche和间接Niche.直接Niche由调控卫星细胞的信号通路、肌纤维Niche和细胞外基质组成,成肌调节因子MyoD通过Wnt信号通路使卫星细胞退出细胞周期,并诱导卫星细胞进行成肌分化,Notch信号可能通过动态调节迁移机制来维持卫星细胞的静止状态;间接Niche是间质细胞、运动神经元、微血管系统组成的局部微环境和系统微环境,可调节卫星细胞功能及其增殖、分化等.
单摆铲栅是基于变幅变向振动技术研发的铲栅一体收获装置.为明确单摆铲栅工作特性及抛掷分离作业机理,该研究在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铲栅工作面抛掷系数解析方程,铲栅工作面各点抛掷系数随工作长度逐渐增大,铲栅具有明显的渐变抛掷特性和较强的抛掷能力,分离区抛掷系数达9.98~19.72;建立了单摆铲栅EDEM-MBD耦合仿真模型,以振幅、振动频率、前进速度为因素开展单因素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工作面抛掷特性及土壤粘塑性影响,牵引阻力、驱动转矩具有明显的强弱周期,在强周期内:单摆铲栅与土壤互作力较大,分离
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是自身血管条件不佳的血液透析患者避免导管置入的最佳选择.传统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与自身血管顺应性不佳,植入后导致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的反复发生.在传统ePTFE人工血管表面涂抹某些药物及生物活性因子,从而达到减少血栓、抑制内膜增生及抗感染的功效.此方法简便、易操作且成本较低,然而药物及生物活性因子面对复杂的人体环境容易降解甚至失去疗效,因此这种方式的远期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组织工程材料更为仿生,且植入后可自我更新,是理论上较为理想的抗内膜增生、抗血栓及抗感染的人工血管材料,然
白细胞介素-27(IL-27)由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IL-27p28亚基组成,是白细胞介素-12(IL-12)家族成员之一;抗原提呈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是产生IL-27的主要来源;IL-27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发现,IL-27作为多效功能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性肠病、胃炎、胃癌、结肠癌等疾病的病理过程.IL-27在炎症性肠病的发展过程中既能发挥促炎作用又能起到治疗作用,可抑制CD4+T细胞介导的胃黏膜炎症,但IL
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而诱导痰检测是一种可反映气道炎症的无创气道采样方法.诱导痰细胞学计数可广泛用于哮喘的诊断、分型及炎症的评估;诱导痰中细胞因子检测在哮喘的发病、病情评估、个体化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组学在国内外各项研究中的运用不断成熟,可对诱导痰成分进行组学分析,特别是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分析为哮喘诊治、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成功受孕至关重要,而孕激素抵抗可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种植,引起不孕、胚胎反复种植失败、自然流产等不良生殖结局,其已成为部分育龄期女性孕激素治疗失败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激素抵抗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共存.在EMT中孕激素抵抗可能与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微小RNA的差异性表达及DNA甲基化有关;在PCOS中孕激素抵抗可能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同源盒基因-A10及叉头框转录因子O1表达降低有关;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中孕激素抵抗可能与有丝分裂
为研究冬小麦冠层对喷灌水量的再分配规律,探讨不同灌水量下喷灌均匀性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0—2021年在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冬小麦田间喷灌试验.该试验依据作物需水量设置3个灌水量(充分灌溉、2/3需水量、1/3需水量)处理和2个喷灌均匀性(高:75%、低:55%)处理,通过冠层上、下雨量筒和自制的茎流收集器测量喷灌水量分布,并对喷灌后的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冠层上喷灌均匀性比冠
农业干旱监测问题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精确监测农业干旱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MOD16A2全球蒸散产品,计算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结合地表温度、植被指数、降水量以及土壤湿度等多源遥感数据为自变量,以3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3)为因变量,基于偏差校正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山东省2000—2019年作物生长季(4—10月)的偏差校正
柑橘普遍种植于中国南方地区,受天气多云多雨、种植类型复杂等因素影响,利用光谱信息直接识别柑橘果园信息存在一定困难.该研究根据柑橘特有的物候特征,提出了“柑橘在其果实生长膨大过程中柑橘果园的植被信息可能减弱”的假设.根据此特征提出柑橘果园信息识别方法,确定关键时间窗口的阈值,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为研究区,开展柑橘果园信息遥感识别实证研究.首先,获取2018年研究区多时相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