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体会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广泛存在于鸭群中,临床上以脚软、下痢等为主要特征,剖检主要表现肝脏、脾脏肿大,表面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健康鸭如果感染该病毒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在潜伏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病.感染后会使鸭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导致其他病毒的混合性感染,造成死亡率的上升.为了更好地预防本病,养殖户应该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措施,重视对养殖场环境的管理,重视日常的消毒和卫生管理等.
其他文献
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一类细菌性疾病,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耐药菌株的增多使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大下降,同时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筛选安全、天然抑菌药物成为研究热点.本试验从疑患大肠杆菌病死鸭无菌采集病料,分离出1株细菌,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试验、药敏试验、16S rDNA遗传分析,最终判定该分离菌为大肠杆菌.随后,选用本实验室提取的辣木叶水提物(MLHE)进行体外试验验证抑菌活性,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MLHE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光光度计测定OD630细菌生长曲线以及半固体培
在养鸭业持续发展的当下,鸭群所患疾病种类较过去有所增多,困扰鸭业的健康发展.鸭短喙-侏儒症是常见鸭病中影响最为直观的疾病,患病鸭会出现生长速度减慢、上下喙短缩、胫骨短粗易骨折等症状,影响鸭群出栏体重和鸭肉产品质量达标.研究表明,约有30%的患病鸭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其出栏体重通常仅能达到标准体重的70%,有的甚至降至50%.另外,患病鸭成为残鸭的概率较大,通常能够达到60%左右,不仅出栏次品率大幅增加,酮体品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出售价格大幅降低,养殖户蒙受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