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很努力,老大也伤悲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先生:
  这次化学考试我的成绩又不理想,虽然我复习很努力,准备也很用心,但在考场上似乎依然望“题”莫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而对于努力过的我来说,怎么到头来成绩依旧让我伤悲呢?
  Sunny
  
  Sunny:
  我可以想象你拿到成绩单后伤悲的情景,对于一个努力付出的人,似乎不公平。可是,人偏偏生来就被钉上几块短板,在提醒自己多多修补的同时,也留给我们“短板”自古多余恨的遗憾,因为补来补去,结果总是参差不齐—— 体现在成绩单上,是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名次,还原到人生中,是成败得失的座次。于是有人刻苦钻研,试图证明成功是努力的结果,愚公移山精神被发挥到极致,经历风雨非要看到彩虹。
  有个古代笑话小小地打击了我们一下,说的是关羽周仓主仆二人赶路,关羽骑赤兔马日行千里,周仓扛着大刀尾随,一天下来也是一千里。看到周仓如此辛苦,关羽心生怜悯,托人到处寻觅良驹,结果找到一匹日行九百里的马。关羽仍重金购马并赐予周仓。可没料到,周仓骑着马,一天被落下百里,两天就是两百里,眼瞅着离关二爷越来越远,周仓不得不把马扛起来,在后面苦苦追赶,比原来还可怜。日行九百里的马已是良驹,不是其不努力,只是因为资质不及赤兔,到头来只能让周仓徒添伤悲。
  我并不是说天才无须努力,你一定听说过成功的“一万小时定律”,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为了证明卓越者中并没有绝对的天才,对一家顶级音乐学院学生进行调研,他发现成为卓越演奏家的人,至少已经练习了一万个小时,而练习了8000小时的人只能在卓越前面加上“比较”两个字,至于练习4000小时的人,则只有去学校谋个音乐教师的差事。因此,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努力的人一点儿都没错。NBA的顶级球员,每天练习投篮数百次;国际象棋高手,靠的也是年复一年的苦练。不劳而获的天才只是个假象,相反,越有天赋的人,越努力,越勤勉,越刻苦。
  另一位心理学家迈克尔·豪在《解读天才》一书说莫扎特早期的作品平庸无奇而且大多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等到了21岁之后,莫扎特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万小时,从此开始了天才的作曲生涯。但假如莫扎特的一万小时不是用在音乐上,而是刻苦钻研物理,他会成为第二个牛顿吗?也许只会变成一个会弹琴的物理教师吧。加德纳提出过多元智能理论,或许你最短的那块板就是化学,而你很长的那块板还未被发现。对于一个音乐家,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既懂物理,又能登山,而且画画也很出色吧,像达·芬奇那种通才,历史上又有几人呢?
  人生有时需要悖论,在第一万小时到来之前,所有的失败都不能算作是失败,而经过一万小时魔鬼训练之后,我们终究无法斩钉截铁地宣布:成功必定到来。
  知道先生
其他文献
从八个方面提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策略: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磨砺创新意志,开发创新潜能,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思维,优化创新品格,开展创造活动.
分析高校教学理念,论述高校确立多元性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从而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内隐知识,然而教师却尚未充分认识,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因此,通过了解教师'内隐知识'的特性,并且在认同这样的知识管用和难以言表的前提下,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探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