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高考前的物理复习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安排剩下的学习时间呢?
   这部分时间我们可以分成两大块,其一,课上时间。无特殊情况这部分时间最好与老师的思维同步,凡是老师精讲的内容,一定要细细揣摩达到心领神会,遇到的错题必须找到错误的根源,经典题目必须做出结论式的总结。其二,课下时间及能自我支配的自习课时间。这段时间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动性,挖掘潜在能力,做好三件事:首先,要对当天的典例、错例重新回顾理解;其次,每天要将高中所有公式、定理、定律的基本内容用笔复述一遍;最后,根据老师的课后要求,做针对性练习。
   一轮系统复习后,应该让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训练呢?
   首先,要让知识达到系统化程度,这样才能最终使知识得以能力化。以力为例,常见力的方向特点总结: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电场力方向正电荷与场强同向,负电荷与场强反向;万有引力为相互吸引力,一物体受的万有引力总是指向另一物体;而库伦力为引力时电荷受力指向另一电荷,为斥力时电荷受力背离另一电荷;分子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分子受的力既有指向另一分子的引力,也有背离另一分子的斥力;洛仑兹力的方向时刻改变总是沿轨迹的切向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磁感强度B与电流强度I所构成的平面,并可由左手定则获得。简谐振动中回复力的方向总是由末位置指向平衡位置(单摆由于是近似的简谐振动,所以回复力的方向并未准确地由末位置指向平衡位置,而是沿切线方向大致指向平衡位置)。摩擦力方向中动摩擦力的方向容易判断,与相对(相对于与之直接接触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相对运动趋势往往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来进行判断甚至讨论。
   其次,要能使物理知识有效的数学化、图像化。在很多题目中都会涉及到物理数学方法的考查,其包括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正余弦函数等。
   最后,要做到解题规范化。高考的评分侧重看该学生有没有物理思想意识,很多同学把物理问题的求解简化到了只剩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导致很多关键性语言丢失,无法圆满说明题目的解析过程逻辑。因此,有些必需的文字还是要写的,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字母书写表达式,代入已知数据计算最终结果,最后做总结性呼应工作。
   最后一两周时间该重点看点什么?
   在最后的一两周时间里,有些同学往往是心里有些毛躁,不知道看些什么好,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可以看看课本、改错本、笔记本结论化内容、典型模型及解法等。课本可以弥补以前复习的疏漏,使知识在广度上有所突破;改错本可以教会学生在类似的条件下不再去犯相同的错误;而笔记中结论性的东西,要熟悉其推导过程,熟悉结论存在的条件,使结论的使用准确且具灵活性;典型题型往往是我们所指的重点知识考查类型,这有利于进一步熟练考查内容,克服对高考题目的恐惧心理。
   (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高中)
其他文献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处沈阳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小学,生源主要是农村地区,学生缺少外语学习与交流的环境,英语质量普遍偏低,英语成绩较好的只是少数。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女,父母没有时间、精力、能力辅导;二是学生流动性大,这批新转来的同学教会了,一年后又转走了,学生两级分化现象严重。这样,教师往往看不见长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为新来的同学打下基础,迎头赶上已经有基础的同学,迅速学会记忆
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训练,其次对学生给予全身心的爱,第三要对学生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评价。从
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将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所以说是势在必行的教学趋势。  一、 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意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相当数量的课文中的词语和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距离甚远,所以无论老师怎么做解释孩子们仍然是不理解其真正含义。例如,教学《琥珀》一文时,教师提问什么是“琥珀”,学生只从工具
电视是一门声画艺术,与其他媒介的报道方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有其独特的构成要素。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恰当地运用画面语言,达到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融合,有助于就报道内
摘 要: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学会自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跟同学进行有效合作、充分依靠集体力量去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实施“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讨论;建议;英语;质疑      一节英语课不仅仅是语言信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运用能力,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自由,平等的
世界已经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以知识作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方法。纵观我国的教育,在学生时代,在世界性的竞赛中往往成绩骄人,但是,进入工作后,创新发明的数量与成果就会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让学生学会质疑开始。  具体到小学语文领域,
随着互联网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也逐渐表现出极强的发展活力,新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资料传播途径给传统图书馆业务扩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应的机遇和挑战一并
高效的课堂效率是教学活动当中最为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是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众所周知,政治课是一门相当枯燥的科目,在教学当中更是需要不断地进行背诵,而初中学生因为其固有的年龄特征,往往很难达到政治课的这样一种要求。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认为,初中政治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这样两个方面,其解决措施就要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一、初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搜不到的,信息呈井喷式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但同时也由于信息的泛滥,带来一个怎样快速精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资料的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我们的数学公式也很“美”,只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它的“美”而已。然而,很多教师却片面理解为对数学公式教学照本宣科,解决问题也理解为简单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