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功利主义伦理观辩护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人们从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出发,对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给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笔者也在此发表一些尝试性的见解。
其他文献
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有力的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回顾近10年来我国金融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金融始终没有打破被动适应经济的格局。跳不出“膨胀——紧缩——膨胀”的怪圈。从1984年的货币信贷失控到1988年的金融振荡再到1993年的金融混乱.基本上体现了我国金融业从松到紧、从紧到松、起伏波动的循环过程。
许多有成就的学者不愿搞地方史,盖因部分地方史著作陈陈相因,缺乏创造性。其实,撰写地方史好比地质工作者在打一口井,它钻探的面虽小,但能让人们了解埋藏在深处的地质情况认真的地方史研究可以推动历史研究走向深入。
高等教育必须对合格的适龄青年具有吸引。力大学文凭必须真正值得社会的尊重和获得较高的报酬。
自去年以来,我国面临着继1988年之后的又一轮通货膨胀高峰的冲击。通货膨胀无疑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系列负效应,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的相互效应,正是其严重的表现。
现代化与城市化具有内在联系。现代化是目标,工业化是动力,城市化是载体.中国总人口的80%在农村.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主要取决于中国农村城市化.1949年毛译东曾经指出:中国还有80%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于古代.时过40余年,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但是“倒二八”结构至今尚无根本改变。面对现实、追溯历史的轨迹,不难发现有六大向题困扰者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有其特殊性,中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中亦遇到了其它的市场经济国家所未曾遇到过的种种问题。
古人有“醉生梦死”之说.作为成语流传下来.我们向来是把它解释为如醉如梦昏昏沉沉地生活.即醉未必真的喝得烂醉,梦亦未必真有什么梦里乾坤.只不过比喻而巳.现在看来,醉和梦应该落实一下“政篇”了,改成“梦生醉死”;曾梦其生而终于因醉而死。这不是古典,而是新典。
中国民族文化伦理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问题,是东亚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现在仍然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大陆和台湾自1949年决裂后,在50—60年代,各自进入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时期,两地当局都制定了以加速工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但其基本核心和结构却截然不同:台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模式,而大陆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模式。
“十大倾斜”在存在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 经历了15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并为之采取切实措施后。虽仍有曲折,但总的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是最近的这两年.经济增长速度都达到了13%的高增长.显示了世界上少见的经济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中,富有者同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明显地拉开了。
回顾10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人口因素始终在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人口因素并不仅是人口数量的问题,还包括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