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春的主题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是受“超级女声”影响,还是被“中国好声音”诱惑,自从你上中学后,就变得特别爱唱歌。
  那个周日晚上,你得意地向我炫耀:“下午我和同学又去唱歌了,大家都夸我唱得好,高音好多人唱不上去,我却能唱上去。”
  你得意地看着我,眼里满是对表扬的期待;我严肃地看着你,心里满是失望和焦虑。
  不知你是否明白——精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出成绩;心思没在哪里,哪里就会出问题。老师留的作业,你还有一半没做,跑出去玩到现在才回,歌唱得再好,于学习何益?
  你满不在乎地说:“青春的花季,怎能没有歌声的悠扬?为什么要做一个只会学习不会享受生活的书呆子?唱歌可释放压力、抒发情怀,说不定,哪天机会来了,还可以像‘中国好声音’中的优胜者一样,以歌声征服天下,走上繁花似锦的金光大道。”
  你的话,让我想起同样喜欢唱歌的两位朋友……
  我上初三的那年元旦,素有“校园歌手”雅称的莉,在学校迎新年联欢会上演唱了苏红的成名金曲——《我多想唱》。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优美的歌词,唱出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声。那一刻,好多同学都忍不住跟着莉的歌声,在台下轻轻地哼唱起来。
  莉是一个聪明、快乐的女孩子,随便哪首流行歌曲,她听上一两遍,就能唱得八九不离十。她爱说爱笑,大家都喜欢她,和她在一起,总会感到快乐、放松。但莉也有发愁的时候。做数学题,一头雾水;听物理课,如闻天书。几乎所有主课,她都开过“红灯”。老师和父母都劝过她,多看点书、多做些题,少听音乐、少唱歌,毕竟,初三也和高三一样,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但莉听不进去。假日里,她没想过把落下的功课补一补,反而在唱歌等与学习无关的爱好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仿佛这样,才能找到青春的自信。
  平是我的另一位好友,那时,我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而她,却早早地有了梦想。她告诉我,她想考进北京广播学院,像她姐姐一样,将来在一线城市发展。
  平的成绩,在我们那个班算不上出色,但她比一般人刻苦,总会在课后多花些时间复习和做题,一点点地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学累了,她就打开录音机,跟着伴奏唱一会儿歌。她最喜欢的,也是那首歌:“我想唱歌可不能唱,还有许多复习题还没有做,努力吧,准备考重点,老师每天都要这么讲……”但我们都知道,她唱完几首歌后,就会自觉地关上录音机,继续投入题海,做那些没写完的复习题……
  亲爱的女儿,我想,下面的结局,我不说,你也能猜到。是的,莉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上了一所技校,毕业后就在一个厂里做工。因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自然也没有什么晋升的良机。窄小的视野和生活圈子,又有多少令她可凭借好声音一鸣惊人的机会?所以,工作十多年了,她发挥歌唱才能的最大舞台,也不过是单位举办的建厂周年庆和职工联欢会。
  平的高考并不顺利,头一次只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她没上,复读一年,继续为梦想奋斗。第二年,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的高校——北京广播学院。在重点大学读书,自然会结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这一切,都让她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信。毕业后,平到深圳发展,多次出国交流,成了我们初中那个班里最成功的一位女生。
  亲爱的孩子,我多么担心,你会像莉当年那样,唱响了青春的旋律,却并不理解青春的主题。要知道,中学时代是打好人生地基的关键时期,你可以保留你的兴趣、爱好,但决不能让爱好和兴趣影响了你的学习成绩。只有把知识体系的地基打得更深、更扎实,你才能拥有更开阔、更高远的未来。
  所以,请别在短暂的快乐中,迷失青春的方向。青春应该是一首勇敢向上攀登的进行曲,应该是一首充满梦想和希望的主题歌!愿你能像平那样,该学就学,该唱就唱,分清主次,早立志向。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梦想和求知,才是青春的主题;兴趣和爱好,则是青春舞台上的插曲。
  (编辑牙子)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紧紧把握课程要求,遵循教学原则,科学有效地实施初中生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 方法    在众多语文能力中,与识字、组词、断句等基本的语文能力相比而言,阅读能力最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一项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有着突出的作用:首先,阅读是对既有语文知识的良好考验与弥补,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尤其是大篇幅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