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用”教学理论的研究与认识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2002h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修订,“语用热”在继续持续发热的情况下,又掀起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的热点,在这样的情况和环境下,如何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语用”教学理论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为了能够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用”教学理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核心素养的实际应用,本文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语用”教学理论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对于我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语言知识,如何更好地进入语文教学中,是一直以来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用”教学理论的融合和实践,本文结合“针对文本特点、营造积极语用情景课例研究”科研课题的推进工作,以及平时的教学实践情况,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用”教学理论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一、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语用概述
  在语文素养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是人们经过学习后在人类语文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语文能力包括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在掌握了语文能力后,就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去解决生活、学习、工作当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所谓“语用”,指的是语言文字运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当中的基本目标,自2011年起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基本目标以后,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掀起“语用”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潮。语用的核心要求和本质特征,是人们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以主体性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使用。
  二、“语用”教学的特点
  把“语用”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的学科素养培养中,从“语用”教学的特点方面来看,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实行“语用”教学,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或者会发生的一些真实情境融入教学中,更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根据课堂所要传授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语用”情境设计。实施“语用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专注力、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范围,促进学生学会思维发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用”教学中,教师进行“语用”情境设计后,引导学生进行一个从最开始的感知、逐渐开始理解情境和语用及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然后再对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进行巩固,最后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达到真正的语文运用效果。
  三、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语用”实践
  (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习惯
  从学生的“听”这一能力和习惯方面来看,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听觉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倾听,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二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通过先听后复述或者听话改错、听写等方法进行听力训练。从最简单的开始,进行词语的听写、成语的听写,然后逐渐过渡到课本上诗句的听写,优美句子、段的听写。
  (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习惯
  从学生的“说”这一能力来看,一是教师、家长要联合起来,鼓励学生敢于说;二是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培养;三是激励学生养成爱说的习惯,让学生养成爱说的习惯之后,学生会在爱说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课题组刘小丽老师执教的《学会安慰》,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
  (三)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和习惯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进行朗读,尤其是晨读,通过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好地融入文本情境中。第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程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协作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专门编写了地方教材《童子颂》,让学生每天晨读的时候大声阅读或者朗读。
  (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和习惯
  在语文课程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进行语用实践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二是要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行训练;三是对学生的写作立意、谋篇布局进行指导;四是把听、说、写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五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积极营造语用情景进行语用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結语
  语用既是小学语文科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体现,因此,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语用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推进“针对文本特点、营造积极语用情景课例研究”科研课题,进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语用”教学相互融合实践中,我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有显著的提高,并能够充分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2017(13).
  [2]韩冬梅.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7(4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一所普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归纳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语文;课前预习;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扫清阅读障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在以我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模式中,预习成果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多层次的思考与逻辑方式的特点下,教育提倡的更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注重成绩输出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在这方面上探讨培养小学生合作的关系,就提高学生语文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等产生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作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语文学科作为我國教学当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占据着无可代替的核心地位。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及综合素养。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担负着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学生处于初中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其道德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还要培养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自主文化
【摘要】针对高考制度下语文教学中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忽略这一现状,从存在问题、更新理念、社会需要等方面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详细阐释在校园文化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操作方法,旨在引起教师们对高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课改理念;存在问题;口语交际;社会需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应试答题能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