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隧道 探索地外文明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年59岁,大专文化程度,现供职于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从事宣传工作。我从小就对探索地外文明感兴趣,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写些文章,富有理性、激情与幻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听说中国西部地区出了一本《飞碟探索》杂志,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于是我通过邮局的报刊订阅目录,查到了《飞碟探索》的邮发代号,自费订阅了这本杂志。阅读之后,我便被它的精彩内容吸引住了。从此之后,我与《飞碟探索》结下不解之缘,成了这本著名杂志的忠实读者。
  我特别喜欢《飞碟探索》,这是因为:中国林林总总有数千种报纸杂志,归根结底,几乎反映的都是人本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情况;而《飞碟探索》的视角独特,将目光投向茫茫宇宙,引导读者去探索外星智能生命(地外文明),融知识性、新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飞碟探索》不愧是华夏大地上独树一帜的优秀科普期刊。
  感谢《飞碟探索》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读者有益的启示。每当夜里我仰望天空中的灿烂星汉时,都会浮想联翩。我想,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充其量只是广漠宇宙中的一颗小小的星星而已。宇航员从遥远的太空深情回望地球时,看到的只是一颗圆圆的蓝绿色的星球。既然地球上有生命,有人类居住,那么佛教所说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也就是被人们称为“天”的宇宙空间,在亿万颗星球中,难道就不会有环境条件(氧气、水分、温度等)与地球相同或相仿、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吗?这类星球上也应该有智能生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星人,只是他们离地球太远了。外星人想必也抱着同样的心理,想探寻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星球的智能生命。而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乘载工具,就是形形式式的飞碟。
  《飞碟探索》的可贵之处在于,科学地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飞碟探索研究者,穿越古往今来的时空隧道,捕捉收集并及时地提供各种有关地外文明的信息,为我们探索地外文明尤其是智能外星人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现实世界之外,应该存在着一个以时间和空间为隧道(时空隧道)的三维世界。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外星人或许存在于这个三维世界里。地球的主人,即我们人类本身,不可能是浩瀚宇宙中的孤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人与外星人相逢——无论是和平友好还是战争征服——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但愿外星人驾起飞碟,作为另一个世界的友好使者,早日作客地球。若干年后,当中外科学家们,或者专职的、业余的飞碟爱好者发布消息,证实外星人存在的事实时,地球上各种肤色的人们一定会奔走相告,因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最重要的发现。到那个时候,可别忘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甘肃省,有一家始终如一坚持耕耘,努力为地球人与外星人联络搭桥的杂志社。这本在海内外有深远影响、人见人爱的杂志,就是《飞碟探索》。
  《飞碟探索》创刊于1981年2月,如今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的光荣历程,可喜可贺。远在上海的我,对《飞碟探索》一往情深。《飞碟探索》正展开理想与现实的强有力的翅膀,高高飞翔于天地之间。我爱飞碟,更爱《飞碟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为研究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亚型在大鼠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及介导逼尿肌舒张功能的情况,采用离体逼尿肌条拉力实验观察β-AR亚型特异性激动剂和拮抗剂对逼尿肌舒张功能的
为探讨高原地区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特点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建立高原大鼠单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方法检测骨折愈合各阶段T
俄罗斯《总结》周刊2003年第21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克雷莫断言,现在科学界蓄意隐瞒着与传统的人类起源理论相矛盾的若干理论。  2003年4月末,美国著名科学家、世界地质学家会议成员迈克尔·克雷莫访问了莫斯科。1994年,他曾与数学家理查德·汤普森一道出版了一本仅书名就能吊起读者胃口的专著——《遭禁的考古学》,从此声名鹊起。这本近1000页的大部头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予以了驳斥,认
科学将会发现许多新的事实和现象,并对这些信息加以积累,使之系统化,以便最后搞清和阐释这些事实的性质、它们的成因及其同已知事物的关联。  要想达到此目的,需要经过推测、假说、立论三个阶段,然后找到依据后,这三个阶段才能成为范式的一部分,被世界普遍接受,最终加以实际运用。  假说就是进行推理的科学论证体系,根据一系列事实和已知的自然规律进行推理,并对新现象的特点和性质进行综合,对其同已知事物的关联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