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次数、施氮量和豆禾比例对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选择豆禾比例、施氮量和刈割次数3个试验因子,对海发白三叶与纳雍鸭茅混播草地建立综合管理优化模式,以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并对混播草地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豆禾比例为1∶3、施氮量为300kg/hm^2、刈割6次时,鲜草产量达73.00t/hm^2,粗蛋白质含量达17.22%,粗脂肪含量为5.34%,同时杂草入侵最少,是建植海发白三叶与纳雍鸭茅混播草地最理想的试验方案。
其他文献
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大衍生出多层次交通出行需求,需要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进行支撑,因而迫切需要开展轨道交通一体化研究工作.以广州市为例,在全面分析广州市多层次轨道交通
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和共生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审l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采用现有文献较少采用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宁波市的相关
通过对广东省清远市"三连"地区(即连州、连南、连山)地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整体战略构想,利用博弈模型实证了"三连"地区联手打造旅游品牌
阐述近海捕捞渔船群众性自救互救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与专业救助力量相比,群众性自救互救的救助力量能力不足;相关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渔业生产组织体系较松散;缺乏海上搜救资
发射系统在多音激励时会产生交调,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考虑功放单元的非线性响应。通过构建发射系统的非线性理论仿真模型,引入通道一致性因子,提出有效干扰功率的概念,并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