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趣的现象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要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趣味”。
关键词:“趣味”;初中物理;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使物理教学对初中生具有吸引力?就是要想方设法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教师、课本和教学辅助设施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门课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处处皆是:农民干农活时经常把工具放到石头上敲一敲,柴刀、锤子等工具就结实了,这是利用了惯性原理;在冬天下雪后,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如车轮上装防滑链、地上铺稻草等,这是增大摩擦的方法。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很多。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就会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物理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不妨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举例,如雨、雪、雾、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趣味”,学生学习起来就能很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知识的趣味性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且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不少同学感到物理难学,甚至对物理课是望而生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不是没有掌握物理规律,而是对物理现象难以展开想象,从而无法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而运用多媒体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大大地降低对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把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次把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其探索新物理知识的欲望;最后是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通过物理实验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物理实验能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一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运用物理实验来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新课开始就以一个物理实验导入,马上调动起学生的學习兴趣。然后,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的实验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已有的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从内心真正喜欢上物理实验,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教学中运用游戏,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孩子天性爱游戏。把游戏带到物理教学中,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把演示实验精心包装成游戏,让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获得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压强”一课时,不妨用这样的游戏开场:“谁的力气大?你能把充气热水袋压破吗?”全班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转向班上力气大的男生身上,此时可请力气大的男同学用两只手相互挤压充足气的热水袋,结果是很难压破。其他男同学不服气,也上讲台试一试,结果还是一样。于是再特意请一位力气小的女生(事先安排好的,女生手中暗藏一根针),用两只手轻轻一压热水袋,热水袋破了。“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班同学惊讶起来,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富于幻想。但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兴趣”挂钩,一旦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所以,在教学中渗入一些“趣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增。
参考文献:
[1]安 举.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
[2]戴青春.激发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S1).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
关键词:“趣味”;初中物理;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使物理教学对初中生具有吸引力?就是要想方设法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教师、课本和教学辅助设施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门课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处处皆是:农民干农活时经常把工具放到石头上敲一敲,柴刀、锤子等工具就结实了,这是利用了惯性原理;在冬天下雪后,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如车轮上装防滑链、地上铺稻草等,这是增大摩擦的方法。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很多。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就会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物理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不妨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举例,如雨、雪、雾、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趣味”,学生学习起来就能很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知识的趣味性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且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不少同学感到物理难学,甚至对物理课是望而生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不是没有掌握物理规律,而是对物理现象难以展开想象,从而无法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而运用多媒体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大大地降低对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把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次把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其探索新物理知识的欲望;最后是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通过物理实验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物理实验能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一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运用物理实验来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新课开始就以一个物理实验导入,马上调动起学生的學习兴趣。然后,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的实验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已有的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从内心真正喜欢上物理实验,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教学中运用游戏,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孩子天性爱游戏。把游戏带到物理教学中,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把演示实验精心包装成游戏,让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获得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压强”一课时,不妨用这样的游戏开场:“谁的力气大?你能把充气热水袋压破吗?”全班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转向班上力气大的男生身上,此时可请力气大的男同学用两只手相互挤压充足气的热水袋,结果是很难压破。其他男同学不服气,也上讲台试一试,结果还是一样。于是再特意请一位力气小的女生(事先安排好的,女生手中暗藏一根针),用两只手轻轻一压热水袋,热水袋破了。“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班同学惊讶起来,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富于幻想。但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兴趣”挂钩,一旦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所以,在教学中渗入一些“趣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增。
参考文献:
[1]安 举.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
[2]戴青春.激发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S1).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