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理论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保证,而考试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高职教育考试不再仅仅是一个学业考核,还应体现高职特色的考核,包括学生能力等各方面的考核。高职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职理论课程 考试模式 改革 弊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新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职理论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理论型、学者型的人才,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技术和动手能力的高等职业人才。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往往沿袭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和考试的模式,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度浅,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况且高职学生较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基础差,容易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有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干脆不设置理论课程,这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极为不利。陈旧的考试模式会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影响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理论课程考试模式,转变学习评价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理论考试存在的弊端
  
  当前理论课程考试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追求分数的价值,以分数对学生进行评级,如学生评优、奖学金等荣誉,仍然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导致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为考试服务,使得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
  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主要是书本内容,而书本知識多是理论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能力的发挥是关键,因为理论知识虽然可以强调学生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考试内容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到验证,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闭卷笔试形式完成,表现为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导致很多学生都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忽视了思维素质的培养。
  完全的理论考试还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继而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生本来就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而单纯的理论考试分数评价的考核又是不完全的、不均衡的考查方式,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理论课程改革的探讨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数考试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
  1.普通考试。根据课程性质进行期中或期末考试,最终根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合并计算入档成绩。该方法主要针对纯理论性课程的考试,比如高等数学、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2.目标考试。主要针对专业实践课程将考试课程的内容结构、目标结构、难度结构、题型结构、分数结构与时限结构及试卷样本于考前告知学生,使学生知道要考什么内容。
  3.开卷考试。采用自由应答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考试时可以携带工具书、参考书、教科书、笔记等有关资料,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的考试对于实验实习时间达到两周以上的课程或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均应进行考核,并单独计算成绩。考试内容以实践技能的考核为主,注重对基本数据、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考试方法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实践考试(考核动手能力)。凡经过学习、实践后完成的作品,可采用相应的评分方法给出评分,作为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
  二是现场操作。为加大专业课程实践考核的分值,考试内容应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可进行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四、评分标准的变化
  
  不再单纯地用标准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业,而应综合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等综合因素来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这不仅能使高职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那么改革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卢晓东等.北京大学本科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1999,(4).
  [2]梁其健,葛为民等.考试管理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宇等.职业资格考试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利用纳滤膜对自来水、模拟苦咸水以及某含有机物废水进行了试验.通过改变浓缩液与透过液的流量比,测量盐分的截留率和水通量等参数,得到了纳滤膜在除盐时的一些规律. The nanofi
有人这样比喻议论文的写作:论点是果实,论据是枝干,结构是树形,语言是绿叶。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只有强壮枝干才能叶茂果甜。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异常重要,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有些同学因运用时把握不好“度”,而使文章乏味,令人惋惜。那么,如何运用好论据呢?下面试谈四点。  一、论据的“情”度  我们知道,写作要真正征服读者(当然包括评卷教师)只能靠这两件法宝——“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写作时,
写作最忌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味同嚼蜡,写议论文更是如此。要想写出有深度的议论文,首先要学会思考。写作离不开思考,但思考需要变换角度,变换角度的思考,思维才能走向深刻。人一般都有按照常规思维的习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维,就极有可能思考出“常人之未思”的东西来。  一、多角度思维法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多角度思维法,即从事物的色、形、质,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
动人心魄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27日完美谢幕。耀眼的金牌和荣誉让人炫目,可也有那么一种感动,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当有孕在身的金闰美射落金牌;当高峰俯身将受伤的竞争对手抱下赛场;当阿富汗篮球运动员高唱国歌……他们的坚强,他们的泪水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感动,超越了时空,永远留在羊城,留在亚运的历史上。  一  准妈妈双夺金  2010年11月14日,韩国女子射击选手金闰美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数学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能力要求高,解题技巧强,是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本文给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四种解题策略,为你释疑解惑、指点迷津,下面举例说明.  [KG-19.5mm]1.分离参数  函数型不等式中有关确定参数的范围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解法灵活多变,其中先分离参数,再利用函数最值求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例1 若不等式x2+ax+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要写好议论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精制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议论文的题目,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常见拟题方法有:①引用名言警句拟题。这种命题方法使文题凝练,含义深刻,易懂好记,给人新颖生动的感觉。比如谈节俭的文章,可拟为“粒粒皆辛苦”;谈自信的文章,可拟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救救孩子”等。②巧用修辞
函数的值域和最值的求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求函数的值域或函数的最值,以及运用函数的值域和最值解决与函数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类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导数知识和三角函数的加入,更让函数的最值问题焕发新的活力.在题型设计上,不仅有以函数性质面目出现的填空题,也有侧重于函数思想综合应用的解答题.这些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函数性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