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课堂交流的功能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课堂实践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发挥数学课堂交流的功能,正成为教学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数学课堂交流是数学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为主要载体,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课堂交流有多方面的功能,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学认知过程的影响;二是对学生社会化方面的影响。
  
  一、对数学认知过程的影响
  
  1.数学知识传递功能
  数学课堂交流有其专门设置的数学课程知识、手段设施和特殊环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的高速高效的途径。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存在于实际情境中,是主观与客观以及个体与外界互动、相融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数学知识是师生在数学课堂情景中通过交流、互动而共同建构的。因此,数学课堂交流的最基础的功能,即实现数学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成为人类经过长期探索而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的承载者。学生个体在课堂社会中通过交流,完成数学知识在个体内部的主动建构,实现人类社会领域的客观数学知识向学生个体的客观数学知识的转化和传承。
  
  2.社会适应性形成功能
  数学知识是长期社会发展的文化积淀,有着明显的社会烙印。师生在课堂社会中的交流活动过程以及共同建构的数学知识,必然包含着社会的某种秩序和规范,这些秩序和规范通过课堂交流(教师的作用、生生的相互作用)促使学生认同与内化,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一定适应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建构起的“圆”的概念,就有助于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圆形的物体这一现象,还能通过数学美的欣赏诱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3.个性发展功能
  从“正向”的意义上来说,个性发展功能是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交流,必然伴随着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兴趣,学习数学的意志、态度,学生的数学信念和数学价值观。随着数学课堂交流的发展,学生在各个层面上(浅表的或内里的、初始的或继起的)都发生着同化、顺应和平衡。数学课堂交流的全部进程和所有方面都必然会作用于学生的个性面貌及其发展水平,并使之出现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学生鲜活而现实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1.重新整合功能
  从班级组织来看,数学课堂交流总是在班级组织背景下展开的,而班级组织基本上都是等级化了的角色结构,如“数学科代表——学习小组长(副组长)——群众”,具有很明显的分层色彩,其中,数学科代表具有特定的组织地位。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习数学的学生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数学课堂交流活动中,班级群体的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情感表达等等,但每个成员在数学课堂交流互动中亦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趋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
  从教师方面来看,其在数学课堂交流中所采取的某些“不公正”、“反教育”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无疑也是重要原因,甚至常常成为主要原因,因为这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往往是强化着、扩大着、乃至制造着个体差异。作为数学课堂交流的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相对于学习数学的班级集体而言是共同的,其影响是平行的。更主要的是,自班级授课制创立以来,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的共同性期待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人们也屡屡强调数学教学应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因材施教,但是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整齐划一的。在班级群体中,虽然师生关系会依每个学生的实际面貌而有所不同,但是在数学课堂中,发自教师的数学教学信息带有普遍适合的共同性。
  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集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学生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数学成绩,对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的地位进行区别与比较,最终使班级群体不断地产生动态的重新组合。数学课堂的重新组合的结果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课堂地位”,这种“课堂地位”通常会成为教师对于学生的一种“认知地图”,它既是前一阶段课堂交流活动地结果,又是继起阶段的交流活动的基础。教师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2.情感归属功能
  通过日积月累的数学课堂交流,班级群体成员之间会逐步形成诸多的情感联系纽带,由于在对数学的认知、态度、兴趣、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共同性或互补性,学生之间会产生相互认同或依存感,甚至会形成一些由某种归属需要而结成的数学学习小群体。在这种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理解、分享快乐、相互安慰、排遣郁闷等情感交流。数学课堂交流活动也因此而在实际上被学生作为进行群体感情联络与寻求群体感情依托的一种特殊的活动途径。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数学课堂交流使学生获得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相应的归属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学,2001(3).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攀峰、张天宝.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学,2001,17(3):29.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范文、自主练说,初步了解导游词的结构和形式。2.初步学习按要求搜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把搜集到的资料改写成导游词。3.通过模拟讲解,激发表达的兴
河南省信阳市地毯生产总厂,不仅是信阳地区出口创汇大户、河南省地毯出口重点生产厂家之一,还是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该厂从纺毛纱、织毯到整理、冼毯各道工序的生
生物界中处处充满着宝藏,如何把学生带到这个“有趣的宝藏”中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希望。然而,快乐的课堂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
当智能手机+APP程序拍照成为主流,曾红极一时的胶片、卡片相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有一种相机形态始终受到大家的青睐,那就是拍立得系列产品,尤其女性朋友对其更无抵抗能
确保工程质量,是经济工作中一项重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施工企业一定要以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扎扎实实把我区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
一次,我到一个女学生家家访,一进门正好看见她把吃剩下的一块儿馒头随手丢掉。我虽没动声色,可心里却翻腾起来,许多情景在眼前闪过:街道上常看见孩子们没吃完就扔掉的面包;
为了研究压电复合材料中位于基体的压电螺型位错与含共焦椭圆导电刚性核椭圆夹杂的电弹相互作用,基于复变函数方法,获得了基体和夹杂区域的精确级数形式解析解。运用广义Peac
妙用之一:导入新课在学习《有趣的食物链》一课时,教师用了这样的两句俗语来导入新课。老师说:“俗话说螳螂捕蝉……”学生立即接了一句:“黄雀在后。”教师又说:“大鱼吃小
目前中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一些误区。一、“非数学因素”占了上风,造成“数学味”的淡化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课伊始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 At present the
以往的研究在于变式教学的使用层面,而本文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一个数学任务的分析框架来研究现成的变式教学案例,来达到对变式教学的深入理解。 The previou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