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及其运算常见错例剖析

来源 :初中生学习·初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念性质理解不透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 ,.
  错解: ± =9,=±8.
  错因分析: 本题主要错在没有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当a是非负数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a的平方根,-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分析可以知道,±表示的是81的平方根,不是81的算术平方根; 表示的是64的算术平方根,不是64的平方根.
  正解: ± =±9,=8.
  点评:开方是一种运算,就如同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乘除一样,同时在解题时要注意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
  
  二、主观臆断
  例2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5和
  B.-|-|和-(-)
  C. -5和
  D.-5和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没有经过计算,主观臆断导致出错.由相反数的概念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应先化简,去掉绝对值符号或根号,然后根据相反数的概念逐一判断,故选B.
  正解:B.
  点拨:在解题时要经过仔细的化简和运算,不能主观臆断.
  
  三、不能理解题意
  例3 求的平方根________ .
  错解:的平方根是±8.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未理解题意,表示64 的立方根,即=4,4的平方根是±2,所以的平方根是±2.
  正解:求的平方根是±2.
  点拨:明确开平方与开立方是一种运算是解决此类型题的关键.
  
  四、估算出错
  例4通过估算,比较与的大小.
  错解:因为2<<3,所以≈=> ,即>.
  错因分析:本题主要错在没有正确掌握估算的方法,把的取值范围估计错了,虽然 是在2与3之间的数,但<2.8,导致出错.
  正解:因为2<<2.5,所以<< , 既<< 0.75,而0.75<.所以<.
  点拨:估算的尺度缩放要有限度,不能随意随意估算.
  
  五、乱造运算法则
  例5 计算
  错解:原式=+ =7+24=31.
  错因分析:本题错用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误认为把被开方数的每个数开方后再相加就可以了,解决这类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计算被开方数再开方.
  正解:原式===25.
  点拨:计算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有根有据,切忌乱造计算法则.
  
  六、忽视隐含条件
  例6(1-)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错解:(1-)2 的算术平方根是1-.
  错因分析:本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1-<0这一隐含条件,因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仍为非负数.
  正解:(1-)2 的算术平方根为1-=-1.
  点拨: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在解题时一定要牢记.
  
  七、考虑问题不周
  例7在数轴上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是,这个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
  错解:.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只考虑了在原点右边的情况,实际上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即在左右边各有一个,所以该点表示数应是±.
  正解:± .
  点拨:求在数轴上任一点离另一点的距离时,都要考虑在该点的左右两种情况.
  例8 已知如图1, C、B、A3点分别对应着实数x,1,,且C和B关于点A对称,求x的值.
  
   图 1
  错解:由C和B关于点A对称得,x=-.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误认为点A是原点,若 点A是原点,上面的答案是正确的,但点A不是原点,结合图形可以发现AB=AC=-1,点C在点A左边,则 点C表示的数要比点A表示的数小 .
  正解:因为C和B关于点A, 3点分别对应着实数x,1,,则AB=AC=-1, 点C在点A左边,则点C表示的数要比点A表示的数小-1,即x=1-(-1)=2-.
  点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一般可以直接用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数即可.
其他文献
理学史著是认识宋明理学存续发展演进的基本依据之一,但由于理学史著撰写者所秉持的理学史观的差异,不同作者笔下的理学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在这方面,周汝登的《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