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粪还原糖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主要感染6至24个月的婴幼儿,由于其对肠绒毛的破坏,可以引起继发性乳糖缺乏或活性降低和乳糖不耐受症,表现为粪便中还原糖的改变。但人们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认识不足,致使患儿继续进食含乳糖丰富的母乳及乳制品,导致腹泻加重或迁延,现已引起国内外临床儿科医师的广泛关注。为探讨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乳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对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收住的5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粪还原糖测定,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2002~2003年在0~3次中耕条件下研究了中耕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中耕增大了玉米倒伏率,降低了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株高及各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对
糯质玉米品质优良,柔软香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轻工业的上等原料;糯玉米淀粉或其变性淀粉在制糖、酿造、食品和粘合剂生产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糯玉米是发展高产、优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