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骗”李万铭的上位史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人们,也许早已对“李万铭”这个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了;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全国最大的政治诈骗犯、中国的“钦差大臣”李万铭绝对是人尽皆知的。
  1955年7月27日,时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主任兼公安部长罗瑞卿,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言,详细介绍了李万铭的行骗过程。不久,罗瑞卿还向一些艺术家提出倡议,希望文艺界里出来个中国的果戈理,也写部中国的《钦差大臣》,对一些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不良作风进行讽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随即亲自前往采访李万铭,以其案件为原型,于翌年初创作了5幕话剧《西望长安》。话剧公演后,李万铭也就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
  高官厚禄都是骗来的
  李万铭,别名李铭,陕西省安康县人,出身于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他家曾开过粮栈、酒铺和山货店。为了赚钱,其父向酒里兑水,往山货中掺假,以次充好,却在柜台上挂起“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招牌。这种刁钻刻薄的奸商作风和弄虚作假的欺骗行径,耳濡目染地影响着李万铭,使得他从小就学会了许多偷鸡摸狗的勾当。
  在读小学时,他就偷过考卷和图书;中学时代,他偷过老师的手表等;再大些,他利用其兄当邮差工作之便,经常偷拿挂号信,并把窃得的钱款交给家长,谎称是从路上拾到的。
  而且他倒也有些歪才,比如书法不错,而且特别擅长字迹模仿,并会刻章;长得还不错,眉宇之间有时甚至还露出一股英气。
  在他眼里,名利地位、高官厚禄,这一切都是骗来的。“不骗成不了大事”“冒大险才能享大福”成了他的信条。
  1945年1月,李万铭在原籍安康兴安师范学习。随后,他加入了国民党。1948年,国民党军队大败后,他趁乱从东北窜逃到江苏。1949年5月,南京被我军解放。这时,李万铭隐瞒历史,伪造证件,谎称是“中央大学”学生,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即“二野”)军政大学。同年10月结业后,李万铭声言要去西南工作团工作,骗得学校开具的介绍信和鉴定材料。尔后,他仿制印章,伪造介绍信,混入常州市人民政府,被委任为建设科科员。几天后,他嫌职务低,又采用同样的手法,伪造印信,假称是“二野军大”党员教育科长,因“参加淮海战役残废”,要求给予分配工作。苏南行署人事部门识破了这个没有转移党员关系介绍信的伪党员、诈骗犯,把他送交当地人民法院,后被判处徒刑3年。
  1951年,李万铭被提前假释。但是,他满脑子想的是升官发财、名誉地位。为达到做官享福的目的,他又暗下决心,要采取各种欺诈手段,冒一次更大的风险。
  1951年1月,李万铭在安徽滁县(今滁州市)紫东刻字铺,私刻“二野军大”组织部及政治委员邓小平的印章,伪造了给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马明方的介绍信、残废军人证明信、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及鉴定表等,当月到达西安,要求陕西省政府给他分配工作。那些漏洞百出的伪造信,居然顺利地通过了一个个人事组织部门,他不仅混进了安康专署,在民政科当上科员,而且成了一名组织上承认的“共产党员”,还骗得了“人民功臣”奖章和“革命残废军人”证书。
  装扮成“战斗英雄”
  对此李万铭并不满足,四个月后,他伪造了一份“二野军大”组织部的“军事调令”,让其速去中南局报道。在此期间,李万铭利用自带档案之便,趁机销毁部分档案,又装进所谓的“1936年参加红军,历任359旅连、营长,志愿军团参谋长。曾获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等履历表和鉴定书,并带着骗得的西北局党员介绍信及伪造的“二野军大”组织部给中南局组织部、中南局民政部的介绍信,于1952年2月抵达武汉。
  李万铭此时已成了诈骗老手。到达武汉后,其用以惑众的头衔升了格,他不再冒充一般的革命军人,而是把自己装扮成“老红军”“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和“团参谋长”。这些漂亮的头衔果然帮了忙,他因此被介绍到中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很快当上了农业科学研究所秘书主任。他还有幸参加了中国农业考察团赴苏联参观。
  1952年9月回国后,李万铭又故伎重演,伪造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的来信,诡称:“已取得陈赓司令员的同意,调其赴朝任12军35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中南农林部将其提升为人事处副处长、党总支书记。一位崇拜“英雄”的女共产党员——年轻漂亮的中南农林部干部但琦,也向他献出了纯真的爱情。
  1954年秋,他又伪造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周士第的亲笔信及抄转志愿军12军军长给他的军急电报各一件,谎称:“令其担任12军参谋长兼35师师长,速飞兰州商谈军务。”他用骗来的防空司令部的信封封好,送呈中央林業部人事司转林业部领导同志。李万铭所玩的这套把戏,偏偏又一次滑过了有关领导同志的眼睛,他们不但立即批准李万铭前往西北,还热心地指示为他购好一张民用飞机票。
  1955年1月3日,李万铭飞抵西安,继续施展他的欺诈伎俩。不过这次的李万铭没那么幸运,途经西安时,他在与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办公室主任梁得柱等人的谈话中,破绽百出,引起对方的警觉和怀疑。经陕西省公安厅详细侦查后,确认了李万铭的犯罪事实。于是,报经检察机关批准,陕西省公安厅在西安市人民大厦依法将其逮捕归案。而那位受骗的女党员但琦,也当即与之离婚,还把他俩所生的孩子也带走了。
  李万铭诈骗案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其实他的骗术并不怎样高明、复杂,但短短几年,他先后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过十几个重要机关,不但混进了我们的政府机关,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不但变成了一般的革命工作人员,而且在国家机关中窃据了重要职位。
  正如当时《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的《严密人事组织工作制度》社论所指出的:一些负责的同志不但没有怀疑过他的历史,而且对他的一言一行都非常信任,甚至在有人正式检举了他之后也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这便暴露了当时党政机关工作中严重存在的麻痹大意和官僚主义、人事组织工作制度许多明显的漏洞,以及许多人对英雄模范不辨真伪的盲目崇拜。
  骗子有四个好结局
  “落马”后,李万铭用了23年的时间重新做人。1978年李万铭获释后,在西安汽车制造厂就业。他获得新生之后,连添4件喜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平反冤假错案;李万铭在“文革”中被加刑10年属于错案,不仅得到平反,而且还领到了一笔“冤狱费” ——现金500元。
  1982年,电视台播放了介绍李万铭新生的新闻后,被他的儿子知道,于是给《陕西日报》写信,不久他们父子终于相认。
  1983年春节期间,李万铭经人介绍,同凤翔县一位勤劳朴实的妇女结了婚。
  1984年4月,时年57岁的李万铭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招工年龄,本不能转为正式工人,但党和政府考虑到他表现比较突出,以特殊情况把他转为国家正式工人。
其他文献
“普京挑战者”再出发  普罗霍罗夫算是和普京较上劲了。  尽管民怨突然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分析家还是普遍认为,普京在2012年的大选中,能够顺利地当选俄罗斯总统。  但至少在程序上,其他人也有竞选总统的资格,也有当选总统的微弱希望。2011年12月12日,俄罗斯富商、原正义事业党主席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在莫斯科宣布,他将参加于明年3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  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现年46岁的米哈伊
近期,公安部门人事大调整,调整的厅局长绝大部分是异地任职,重要省市的公安厅局长则由中央直接空降。其中,8省份为中央空降,10名异地调任。上述调整显示中央加强权威的意涵。  经统计公开简历,目前,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现任公安厅(局)长中,共有18位公安厅(局)长为异地调任或从公安部“空降”,超过总数的六成。  根据公开简历,现任公安厅(局)长为“空降”任职的共有8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
一  秀姑有个绰号叫张小勇,因为先前她演过一出叫《张小勇参军》的戏,她演张小勇,我姐姐演她的家属,那时她们都是十四岁,都是当地抗日小学的学生。那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拿下附近一个碉堡,晚上庆祝演戏,抗日小学的学生对抗日军民的活动一向积极。  这天晚上,在敌人破败的碉堡前,挂起幔帐,点起汽灯,秀姑和我姐姐在汽灯下出场,她们演的就是张小勇参军。她们自编自演,由一首《丈夫去当兵》的歌曲改编而成,剧情是张小
偏爱群众路线、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将阅读人民来信当成接触民众的窗口。也正是一封来信,让晚年的毛泽东开始反思自己的失误。1972年,福建省一名小学教师李庆霖写信给毛泽东,陈述了下乡知青困境,以及上山下乡运动中不合理的因素。此时毛已经80岁,但仍亲自给李庆霖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之后,中央把李庆霖的信和毛泽东的复信印发给全国。中央下决心调整知青政
所有党政机构都有正式的名称和主要办公场所,但党政机构在其办公场所是否应当悬挂机构名牌,迄今为止中国没有党规国法规定;党政机构在其办公场所是否悬挂有机关名牌,各级、各系统实际做法不尽一致。  党中央机构大多不挂牌  党中央机构的挂牌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1.悬挂机构名牌。包括中央对外联络部、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等。2.未悬挂党中央机构的名牌但悬挂国务院部门的名牌。如,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同时作为国务院新闻
英国最近兴起哭丧租赁服务,逝者家属们雇用“专业哭丧员”泪洒葬礼,以此制造出逝者很受欢迎的假象。此服务的价格为每小时45英镑,哭丧员会在葬礼仪式中全程哭泣,以扩充葬礼人数。  伊恩·罗伯逊去年1月在英国艾塞克斯郡布莱恩特里小镇创办了一家哭丧租赁公司。他承认,虽然这一现象在亚洲等许多地方都已流行,但是英国人对此仍较为陌生。  “我们其实是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启发,”罗伯逊说,“我们会事先安排员工与客户会面
“疯狂猜图难道不是用来搞笑的吗?”6月14日,网友“加勒比太岁”在微博上发了一个截图,图片里正中间是一个穿着紫色蝴蝶形状Bra的身体,系统提示谜底应该是“人物
小时候,我的智力并不发达。举个例子说,树上有10只鸟,打下一只,还剩几只?我会说,9只。那么——错!这个题说明,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基本上是一个老实人。  这在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接着,又做一个数学题,就是把0到9都加起来,和0到9都乘起来,哪个大?我那时不懂得乘法,却也知道乘法的威力,超过了手指和脚趾。这个题我答对了。我想,本来应该是乘法大的(我还不知道零乘以任何数都是零),
读了环球时报英文版Amulet Mok的文章《不要和处女睡觉》,看到人们的争论,觉得大家过于激动了。  有网友点评说:“对于一个一向高挑爱国主义,更准确地说民族主义旗帜的媒体,该文简直是反民族了。文章说‘有时候中国女人和北京的雾霾一样有毒’‘安全套就像女人,它们有时候很讨厌,但你做爱时不能没有它们’。 这样歧视女性同胞的文章怎么发出来的? ”  我个人认为这个还谈不上爱国不爱国的问题:一个外国男人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6日报道称,一项针对英国慈善行业的调查显示,在英国灾难应急委员会下属的14个慈善机构中,英国慈善机构的30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超10万英镑,一些高管近3年的年收入增幅接近60%。其中有11人甚至超过了英国首相卡梅伦14.25万英镑的年收入。  在经济低迷慈善捐助下降的情况下,高管工资“逆市飘红”让英国的民众和社会舆论纷纷表示“不淡定”。  慈善機构成“造富工厂”  该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