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杂货店

来源 :小星星·作文100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光杂货店藏在巷子很深的地方。白天来的话,要往巷子里走很长一段路,才能看见吊起来的一只灯泡。灯泡下面是一块旧旧黑黑的木头招牌,上面只有“杂货店”三个字。小店关着门,就像从来没有开过一样。
  其实星光杂货店本来是叫“杂货店”,但老板只在晴天的夜里营业,趁着星星在头顶的时候做点儿生意,时间久了,小店就被叫作“星光杂货店”了。
  晚上来的话,倒也不难找。披着一身黑色礼服的客人走到路口,远远就看见漆黑的巷子里微弱的光。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双眼睛眯起来笑着,似乎都不怎么睁开。但只要有人走进巷子里,他就能看得到。
  “客人您想看看什么呢?”杂货店老板望着走进来的客人:黑色帽子,黑色礼服,黑色裤子和皮鞋,只有衬衣是白色的,看上去挺拔又绅士,走起路来轻快又优雅。
  “哦,随便看看。”客人朝老板微微鞠躬,避开老板的目光。
  “没事儿,您慢慢看。”
  客人绕着小小的店走了一圈,上下打量,然后又走了一圈。
  “找不到的话,我可以帮您。”老板说,“或者您想看看我这里有趣的小东西吗?”
  客人转过头来,朝着老板,但是没有说话。
  老板“嘿嘿”一笑:“您稍等。”他走到南边的货架上,从一堆杂七杂八的物品里掏出一只木匣子。“这是一年前我去山上捡来的,是彗星用的煤气灯。”老板将匣子打开一条缝,暖黄色的光立即温柔地填满了小小的杂货店。
  “去年呀,也是这么一个晴天,我坐在小店的屋顶吹着口琴,看见一颗彗星从头顶上飞过。”老板抬起头,举起一只手,伸出手指在头顶画出一道弧线,“我真喜欢他发出的亮光呀,就吹了一首明亮的曲子。曲子还没吹完呢,他大概是听懂了吧,就把手里的光朝我扔下来了。我翻过后面那座山头,远远就看见这个煤气灯在林子里闪着光。”
  客人探过身,看着打开的匣子,里面的煤气灯像是个发光的婴儿,安静地睡着。就这么望着,仿佛看到了远远的夜空和平静的星海。
  “哦,在这盏灯下读书会很开心吧。”客人轻叹。
  “还有这个—”老板把木匣子“啪”地合上,放在一边,从杂货店最里面的货架上拿起一条手帕,“这是好多好多年前,从这里经过的北风留给我的蓝色手帕。您看,这手帕的颜色,是用大雨洗过后的蓝天染的,地上可找不到这个颜色。”
  客人伸手接过手帕。手帕软绵绵的,轻柔地包裹住手指,就像从湛蓝的天空里抓住了一朵柔软的云。
  老板看出了客人眼睛里的喜爱:“其实呀,我觉得这哪是用蓝天染的,这分明就是用天空做的呀!”
  客人确实喜欢这个蓝色,和他熟悉的天空真的一模一样。他惊叹不已:“这个手帕……”
  “哦,但是抱歉。”老板微微鞠躬,“北风说让我把这条手帕交给一个叫直子的奶奶,所以我不能卖给您。不过,您认识这位奶奶吗?”
  客人摇摇头:“不认识呢。”他将手帕拿起,展开,叠好,捧在手里又看了好一会儿,然后交还给老板。
  “哎,您要是碰巧遇到了她,记得一定告诉她来我店里。”客人抿了抿嘴唇,认真点点头。
  老板一边收起蓝色手帕,一边说:“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件玩意儿,真的是很有意思呀。”他转过身,爬上梯子,到另一只货架的顶层摸索了一会儿,然后慢慢爬下来。
  “小心!”客人扶着老板下到地面。
  老板手里是一只小小的鼓。鼓面也就有碗口那么大,干净又光滑,看起来像是用细密的春蚕丝一根一根蒙上的。鼓身上满是花瓣:粉的桃花和樱花,红的木棉和罂粟,白的铃兰和栀子花,紫的鸢尾和三色堇……
  “这是真的?”客人指着鼓上的花瓣问。
  “是真的。”老板将鼓递给客人,“您可以闻闻。”
  是春雷惊醒的空气的味道,是春雨洗过的青草的味道,还有泥土的味道、湖水的味道,当然还有各种在春天盛放的花的甜香。
  “这是春雨的小花鼓。上个月我遇到春雨姑娘,看见这个小花鼓实在是喜欢,就用弯月的六弦琴跟她换来的。这鼓上啊,大概都是客人您熟悉的味道呢。”老板笑眯眯地望着客人。
  客人愣了一下,然后朝着老板微微点点头,“请问我可以……”说着做出一个敲鼓的手势。
  “当然。”老板双手奉上一截还挂着新绿嫩叶的杨树枝,“鼓槌用什么都行,但总归比不上春天里刚发芽的新树枝的。”
  轻轻地敲打时,是“淅淅沥沥”的声音,是雨点落在草地上;再用点力气,变成了“哗啦哗啦”,雨点落进小溪里;然后“噼里啪啦”地响,是雨点落在屋顶上。“滴答滴答”“叮咚叮咚”,雨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没一会儿,整个春天在小小的杂货店里绽放。“怪不得呢,真的是春雨用的鼓!”客人一边敲着鼓,一边觉得自己都要开出一朵花来了。
  “嘿嘿,我可不蒙您,地里的种子都是听到这个鼓声,才开始‘噌噌’往上冒呢!花花草草睡了一个冬季,也只有这个鼓声能叫醒他们。还有呀,漂亮的燕子也得听到这个鼓声,才肯飞回来呢!”
  客人的鼓声忽然有点慌乱,接着停了下来。初夏微热的晚风重新灌进杂货店。
  客人轻轻抚摸着洁白的鼓面:“我……我想要这个小花鼓,可是它应该会很贵吧?”客人放下杨树枝鼓槌,望着老板弯弯的眼睛,它们像极了河上的小船。
  “没关系,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把它拿去吧。”
  “真的吗?您可以送给我吗?”
  “当然了,不过也不算是送给您的。等到夏天结束的时候,我希望您能再来一趟,带给我一把剪刀。”
  “剪刀?”
  “對。我要的是一把能裁得了十里春风的剪刀,您是能做得出来的,对吧?”
  客人笑了:“我知道了,谢谢老板。您说的剪刀,我想应该是没问题的。”
  老板一面点头,一面将小花鼓装了起来,递给客人:“您可一定要记得再来哦!”
  “我会记着的。拿了这么棒的小花鼓,我都不好意思。秋天之前,我一定过来。”客人回答。
  老板目送着客人走出小巷,他的步伐轻快优雅一如来时。
  “多灵巧的客人呀。借他两支尾羽做把剪刀,明年裁了春风做几件让人感觉幸福的衣裳。”老板心满意足,慢慢拉上杂货店的门。
  杂货店外头的小灯泡熄灭了,星光杂货店重新藏进了黑色的夜里。日出之前,这间小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其他文献
我不常回奶奶家,可每次回去,奶奶都会在我的小床头放一个布袋子。布袋子已经用了五年,虽然旧得已经褪色,可里面的东西都是最新鲜的,也是我喜欢的。知道是什么吗?是奶奶给我准备的糖。  暑假,我回奶奶家,奶奶满面欢喜地出来迎接我:“哎呀,我的孙女回来啦!”说着,变戏法似的拿出糖袋子:“你看,我刚买的榴梿糖,你最爱吃的,快尝尝!”我美美地吃着,一块,两块,三块……完全陶醉在榴梿糖的美味里。奶奶手里摇着一把扇
期刊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写作更需要观察,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话可写,特别是写景物的文章。  有比较才有鉴别。当两个人站在一起,两件物品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注意到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这种判断两种事物之间异同的方法就叫作比较。  对需要描写的景物进行观察可以辨别异同,显示特点,如:凤仙花和桃树都是植物,把凤仙花的叶子与桃树的叶子进行比较,可以比出两者的不同点——凤仙花的叶子“
期刊
“时光匆匆”这四个字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啊,时光匆匆,抹去了许多童年的回忆,却怎么也抹不去我对你的回忆。  你,是陪伴我最久的一个玩具。似乎从我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你就如天使般来到了我的身边。  如今,我已长大,学习的担子越来越沉。我在变,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我不再整天抱着你,而你也渐渐被冷落在一旁。  你身上的灰越来越厚,唯独那两个黑葡萄般的眼珠,依旧闪烁着光芒。  可能是因为你身上积攒了
期刊
大年初一,刚吃罢早饭,我便带着礼品去给长辈们拜年。  来到老姨家,老姨一家刚吃过早饭,一家人正有说有笑。老姨年岁大了,这几年她又悄悄拜起了神。按往年的习惯,吃过早饭老姨就要开始拜神了。令我不解的是,今天老姨家的人说的说笑的笑,没有一点儿拜神的意思。我靠近老姨悄悄说:“老姨,该拜神了。”“什么?拜神?今年不拜了。”听了老姨的话,我想,老姨今年怎么变了?这时,敏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给我讲了一件关于
期刊
回到家中,我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院子里——没有,客厅里——没有,楼梯上——没有。哈,可恶的猫不在!我心花怒放,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三个月前,奶奶喜滋滋地告诉我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不知从哪儿跑来一只猫。奶奶扔给它几根鱼骨头后,它竟然在家住下了。  这猫一身黄毛,肉嘟嘟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我满心欢喜地伸手想摸摸它,猫突然“喵喵”大叫,对我龇牙咧嘴。我吓了一大跳:好凶的猫!  奶奶叫我给猫喂食
期刊
场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生活时的画面。场面描写的作用在于渲染气氛。  描写比较复杂的场面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有中心,有层次;二是要点面结合,既要有整个场面描写,又要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镜头。而有些同学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顾此失彼。有个同学这样描写劳动的场面: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立即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同学们有的捡碎砖,有的铲草,有的抬垃圾。大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个个生龙活虎,汗流浃背,谁
期刊
亲爱的小主人:  你好!  我是你楚楚动人的五官之一—眼睛。你一定很惊讶我会给你来信吧?因为我想告诉你,我太累啦!  每天你都离不开我:上课、看书、写作业、看电视……就拿今天来说吧。今天是星期五,在学校劳累了一天之后,我想总能休息了吧。可是刚放学,你又去上英语辅导班了,我又忙碌了整整两个小时。幸好吃饭的时候不用看形形色色的汉字、烦琐的公式及密密麻麻的单词。可刚吃过饭,你又去做作业了。你就不能让我休
期刊
生活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当我们一页页翻阅的时候,会偶然发现它带给我们的启示。生活就像一位老师,于平凡处见伟大,于平淡处见哲理,于平常处见感悟。写好“生活中的启示”这类主题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向生活要材料。生活的范围很广阔,可以是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帮助爸爸一起修门锁,和妈妈一起买菜,向奶奶学习做饭,与爷爷下象棋等;也可以找一找学校里的事,比如运动会上的转败为胜,课堂上的
期刊
停水了!  我刚把牙膏挤到牙刷上,一手拿着杯子去接水,一手拧开水龙头,却听见水管里传出“呼噜呼噜”的声响。接着,水龙头里滴出几滴水后,便空空如也了。  我才想起,前几天物业就已经贴出了停水通知,说是要清洗水箱,我却忘得一干二净。  “洗什么水箱,停什么水!真是烦透了!”我气恼地把杯子掼到洗脸盆上,又“咚”的一声把牙刷扔进杯子里。  我盯着洗脸盆生闷气。  盆里没有水,只有刚刚滴落下来的几滴水珠。此
期刊
除夕这天,小力从午后两点多,也就是妈妈和奶奶开始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就一直在厨房里转来转去。最初,妈妈和奶奶还觉得挺有趣,妈妈说:“哟,居然比你姐姐还要主动啊,都没叫你就自己过来帮忙啦?”奶奶说:“这样好,这样好,男孩子喜欢进厨房是好事,将来才会是一个好老公!”  妈妈笑着说:“妈,小力才刚上六年级,还早啦!”  “快了快了,时间过得很快的,只是……”奶奶顿了一下说,“只是我恐怕是看不到喽!”  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