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对图书流通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南图书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hh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提供的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流通数据集为数据源,采取描述性定量分析与统计推断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借阅时长及借阅册数对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影响,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9-0102-03
  关键词:借阅权限;书籍流通;图书馆
  1 研究背景
  “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对图书馆职业最精辟的表述[1],简明、生动地揭示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职能。图书馆借阅权限制度是图书流通的基础,对文献借阅册数、借阅时长、续借次数、预约数量及文献类型等进行了规定。借阅权限制度的差异对图书流通有哪些影响及图书馆如何设置借阅权限,已成为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以往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不多。笔者在CNKI以借阅权限、借阅制度、图书流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文献,获取相关文献约100篇。其中,大多数研究成果采用理论分析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阐述,仅有少数研究成果基于实际流通数据进行了一些描述性定量分析。例如,杨玲梅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流通数据的分析,探讨了需求量与借阅权限的关系[2]。屈南、彭艳统计分析了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纸本图书流通数据,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提高纸本图书流通率[3]。何祯、司徒俊峰通过分析中山大学图书馆“借阅无限量”政策实施前后的借阅数据,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借阅无限量”制度的可行性及该制度对读者阅读行为与习惯的影响[4]。
  2020年第二届“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以下简称“慧源共享”大赛)提供了12所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数据。笔者以此为契机,采取描述性定量分析与统计推断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图书馆的流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借阅权限对图书流通的影响。
  2 数据选择与清洗
  2.1 数据选择
  借阅时长及借阅册数是借阅权限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笔者着重分析了这两个因素对图书流通的影响。鉴于“慧源共享”大赛提供的业务数据集中仅有图書流通数据,没有各馆的借阅权限制度,笔者通过检索网站主页、咨询工作人员及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5],对数据集中12所高校图书馆相应年份的借阅权限进行了调查,并剔除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四个数据集,即复旦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8年)、浙江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8年)、浙江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7年)、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8年)。这些高校图书馆对应的借阅权限如表1所示。
  2.2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在数据分析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操作中,数据清洗通常会占据分析过程50%~80%的时间。“慧源共享”大赛高校图书馆业务数据集中的四个数据集的清洗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整理数据格式,剔除明显不符合分析要求的数据。例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教学参考书的借阅期为7天,借阅册数为5册;浙江大学图书馆短期外借图书的外借期限为14天(ITEM_STATUS为11天),离退休人员的借阅册数为5册;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部分院系的图书借阅期限是自主设置的,与其他图书的借阅时长、借阅册数不一致,本研究对此类数据进行了剔除。其次,通过数据统计找出异常值,即明显的无效数据。例如,复旦大学图书馆2018年单册图书流通次数最多为1,984次,这个数据显然是异常数据,应予以剔除。再次,通过数据对比、关联验证、样本抽查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删除无效数据。例如,复旦大学图书馆某一册图书的流通次数为65次,但其中63次的借还时间都是2018年4月17日,这个数据显然是无效数据。经过数据清洗,笔者在四个数据集中共删除无效数据87,275条,约占原始数据的6.4%。
  3 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对图书流通影响的研究
  3.1 借阅时长设置对图书流通次数的影响
  在借阅册数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者能够清楚判断借阅时长是否对图书流通次数有影响。因此,笔者以借阅册数相同而借阅时长不同的三个数据集:复旦大学图书馆外借数据集(2018年)、浙江大学图书馆外借数据集(2018年)、南京大学图书馆外借数据集(2018年)为考察对象,以ITEM_ID(单册图书唯一记录号)为依据统计流通次数(续借次数计入流通次数)。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复旦大学图书馆单册图书的最高借阅次数为13次,借阅次数6次及以上的图书为5,921册,约占2.8%;有52.2%的图书的借阅次数为1次,借阅次数2次及以下的图书占75.2%。浙江大学图书馆单册图书的最高借阅次数为20次,借阅次数9次及以上的图书为803册,约占0.6%;有54.9%的图书的借阅次数为1次,借阅次数2次及以下的图书占77.6%。南京大学图书馆单册图书的最高借阅次数为30次,借阅次数12次及以上的图书为2,395册,约占1.6%;有52.1%的图书的借阅次数为2次,借阅次数2次及以下的图书占60.3%。
  从三所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借阅数据看,借阅时长仅对少量图书的流通次数有影响,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受影响图书的比例约为2.8%,浙江大学图书馆受影响图书的比例约为0.6%,南京大学图书馆受影响图书的比例约为1.6%。
  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借阅时长对图书流通次数的影响,笔者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受影响图书数量为基数,在三所高校图书馆中分别抽取借阅次数前800名的图书进行差异检验。由于图书借阅次数分布非正态,笔者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方法进行检验发现,3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远远高于4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6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最少。
  3.2 借阅册数设置对图书流通次数的影响   为了考察借阅册数设置对图书流通次数的影响,笔者选取浙江大学图书馆2017年的图书外借数据集和2018年的图书外借数据集作为考量对象,以ITEM_ID(单册图书唯一记录号)为依据统计流通次数(续借次数计入流通次数)。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7年)中有53.4%的图书的借阅次数为1次,借阅次数2次及以下的图书占79.8%;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图书外借数据集(2018年)中有54.9%的图书的借阅次数为1次,借阅次数2次及以下的图书占77.6%。
  由于借阅册数设置对流通次数影响的范围难以明确界定,两个数据集的分布又是非正态的,因此,笔者对每个数据集按流通次数进行了降序排序,分别以流通次数全数据集、流通次数前1/2数据集、流通次数前1/4数据集为基准对借阅册数引起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借阅册数设置为12册与设置为30册对整體借阅流通次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位于前1/2、前1/4的流通次数的图书有一定影响。针对位于前1/2、前1/4流通次数的图书,借阅册数设置为30册的图书流通率高于借阅册数设置为12册的图书流通率,说明在前1/2、前1/4流通范围内,借阅册数设置为30册的图书流通速度高于借阅册数设置为12册的图书流通速度。
  4 结论与思考
  笔者研究发现,借阅权限设置仅对借阅次数靠前的图书有显著影响,而对整体图书流通次数的影响极其微弱。笔者通过对“慧源共享”大赛提供的三所高校图书馆外借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借阅时长设置为60天、40天、30天对流通次数较多的图书有一定影响。3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远远多于4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60天借期设置的图书借阅次数最少。图书的流通次数越多,说明读者的需求量越大。二是借阅册数设置为12册与设置为30册对流通次数位于前1/2、前1/4的图书有一定影响。借阅册数设置为30册的图书流通速度高于借阅册数设置为12册的图书流通速度。因此,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应增加借阅册数。三是借阅权限设置对图书流通率的影响较弱。
  图书流通数据是图书采访质量的一个直观反映。图书采访质量在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苏联教育学家、图书馆事业的先驱者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图书馆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图书。”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访工作依然非常重要。在2020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七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指出:一流的科研人员并不太需要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通常是,当他们检索到某文献时,图书馆能提供原始文献。目前,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购书经费缩减、图书价格上涨、存贮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流通率较低的图书占很大比例,造成了图书馆空间和财力的浪费。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采取必要的图书剔旧措施,释放被浪费的藏书空间,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采访工作。“互联网+”为图书采访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浙江图书馆开展的“U书”快借实践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式图书采访样板,“U书”快借模式能够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优化馆藏资源体系,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该馆将业务管理系统与网上书店进行实时对接,以“U书”快借平台为核心,为读者选购图书提供了便利[6]。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
  [2] 杨玲梅.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设定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3):50-53.
  [3] 屈南,彭艳.大学图书馆纸本图书流通量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S2):144-147.
  [4] 何祯,司徒俊峰.高校图书馆“借阅无限量”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4):14-18.
  [5] 李品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情况及其发展趋势[J].新世纪图书馆,2016(8):36-40.
  [6] 俞月丽,朱晔琛.开放式图书采购的浙江样板:浙江图书馆“U书”快借案例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0):22-25.
  (编校:孙新梅)
其他文献
布匹  把一朵花捻成一段五十尺的城墙  让另外一些花草鱼虫住下  你知道点线的交织才有了面  小的盆地是帕  大的平原就是匹  我的襁褓和蟒袍  仿佛唯有马才会被称得上匹的  这四处走动的量词  那年,有位匹夫穿着一匹素服骑着一匹白马举着银枪  驰过棉花地的白  弹花房、织布坊的咚咚和唧唧复唧唧  去缝纫铺看缝纫娘的熨斗里  一豆炭火  映红谁的酡红脸庞  这会儿,我把一卷皮尺卷起双河口的风  放
期刊
北宋文人道教诗创作是道教普及化和士人创作日常化的产物。文彦博早年受真宗朝崇道社会风尚的影响,创作了一些仙道色彩浓郁的道教诗。中老年仕途失意时,文彦博往往以道家思想自适,放任身心于山水的清雅,创作了不少充满道家因任自然或归隐山林情怀的道趣诗。
文章简述了“励读计划”的缘起与发展,总结了“励读计划”面对的读者群体,分析了“励读计划”产生的服务效益,并提出通过满足主力办证人群借阅需求、细分办证服务层级满足个
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沿线城镇的兴起,也便利了人员的往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僧人策彦周良曾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与嘉靖二十七年(1548)先后两次作为副使和正使率领日本遣明贸易使团入明,并将其在入明期间的见闻写成《入明记》一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四次全程经过沧州境内的运河,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交通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这些记载和描述在为我们展现明代中后期沧州沿运地区社会风情的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运河交通史和城市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数据资产管理的高安全性、高隐私性以及可追溯性等.通过对当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得出当前管理机制只针对区块链体系框架
1  我终于回梅苑了!  2021年4月2日,细雨中祭祀长眠的父母之后,我便在心心念念的梅苑住下。我似箭的归心终于平定下来,拥抱了久别的温暖和思念。  是的,我十分思念梅苑的花,思念梅苑的志愿者。我知道从2020年11月开始,十位十堰市区和郧阳区的姑娘,应郧阳籍上海青年作家王成伟的呼吁,在“三槐堂上海书简”公众号报名,自愿周末去梅苑服务一天——为参观梅苑的人们导游、讲解。梅苑志愿者之家由此诞生。 
期刊
似乎在一夜间,冬像一个粗猛的关西汉子,驾驭从北方草原扫荡而来的风,冲破燕山凛然横亘的峭壁,昂然闯入烟火气纵横的北京,充溢或恢宏或古拙的大街小巷。  这时候,最得意的要属冬胯下那匹无形的座驾。风裹挟渺远草原上的衰草气息,带着尖锐而变幻莫定的哨音,辗转扫过林立入云的楼宇与低矮簇拥的灰暗胡同,漫入我所居鲁迅文学院的深深庭院。  抬头看看天,瓦蓝、明净、幽邃,像刚从昆明湖或者护城河洗涤过的一块蓝绸,能掐出
期刊
摘 要:“微时代”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具备辐射范围广、速度快、互动性强、服务多样化等基本特征。文章阐述了“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分析了传统读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微”服务的若干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9-0045-03  关键词:“微时代”;公共图书馆;“微”服务  微博是“微时代”的开端,
一张纸币  这张纸币发行于1940年,是上海的一家钱币公司收藏的。几年前,一位喜爱古玩的友人偶然发现后告诉了我,因为这张纸币上印着我祖父金笑侬的名字。  祖父是安徽无为县(现为无为市)人,这张纸币就叫作“无为县兑换券”。询及父辈们,却全然不知有此纸币,更未见过。  我查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很想搞清楚:无为县当年为何要发行这种纸币?这种纸币究竟发行了多少?有几种面额?最终流通了多长时间?然而,查来查
期刊
摘 要:文章利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影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团队服务质量的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集中于外部显性因素转向内部隐性因素,如组织惯性、组织文化、组织行为,进而提出降低志愿服务质量隐性因素影响的措施,确保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团队的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9-0076-04  关键词:自组织;高校图书馆;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