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虚无主义变幻莫测,通过攻击抹黑党史重要人物,恶意歪曲党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否定近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等多重面向粉墨登场.这一思潮看似是一个学术问题,实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唯心主义的政治思潮,会消解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根基;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政治立场,会扰乱思想,成为敌对势力分化中国的思想工具,诱使部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因此,在党史学习中推进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最基本的方式是要教育人民对党史事实保有清醒的认知.这就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面具,将唯心史观从党史研究中驱逐出去;要在党史学习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透视历史虚无主义在层层迷雾下遮掩的政治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彻底从理论误区和价值陷阱上揭批历史虚无主义.
其他文献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是党确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战略依据.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经历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到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展,不仅影响到党的革命任务、革命道路、抗日方针,也影响到党的工作重心、工业化模式以及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关系.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判断,是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确立的战略依据,是逐渐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促成了“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变化.这一历程启示我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既不应盲目乐观,又不应判断得过于严重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美国逐步调整对华战略,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全面遏制.美国以推动高科技产业链对华“脱钩”为核心,通过操控国际话语权“妖魔化”中国,并以“共同价值观”打造同盟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利益,阻止中国的发展,转移国内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并且是在美国军工复合体推动下形成的.美国对华战略调整对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美关系均产生破坏性影响.中国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强以互利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经验智慧,展现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是全党全社会研究总结、学习借鉴的重要宝库.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与党的历史密不可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深入发掘百年党史的丰厚底蕴将推动学科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创新、学科评价进一步系统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对象思维,从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劳动精神来源于人民群众伟大的劳动实践与奋斗,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动精神进行深刻阐述.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有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要从劳动课程体系的打磨、校园氛围的营造、实践模块的优化、育人环境的构建上探索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