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中意外发现的结直肠局限性高代谢灶摄取程度及其功能-解剖形态特征对其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在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进行PET-CT显像时意外发现结直肠局部高代谢灶的3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9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15例经肠镜检查
【机 构】
:
315040浙江宁波,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PET-CT中心,315040浙江宁波,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PET-CT中心,315040浙江宁波,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PET-CT中心,315040浙江宁波,解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中意外发现的结直肠局限性高代谢灶摄取程度及其功能-解剖形态特征对其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在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进行PET-CT显像时意外发现结直肠局部高代谢灶的3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9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15例经肠镜检查证实,13例经临床随访明确)分为恶性病变、良性占位病变(包括癌前病变)、炎性病变和生理性摄取4组,对局部高代谢灶的放射性摄取程度(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延迟显像的变化(滞留指数,RI)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37例病灶中,恶性病变11例、良性占位性病变9例,炎性病变9例,生理性摄取8例,其SUVmax分别为6.3±3.7、8.8±6.5、5.2±1.4和3.8±0.9,RI分别为0.3±0.2、0.4±0.1、0.3±0.2、0.4±0.2.肿瘤组(良性和恶性)SUVmax为7.6±5.6,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炎性和生理性摄取)的4.7±1.5(P<0.05);但良性、恶性肿瘤间及炎性与生理性摄取间SUVmax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病灶RI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ET显像中,通过意外发现的结直肠局限性FDG高代谢灶可以探查到一些潜在的早期结直肠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这些高代谢灶的SUVmax值对肿瘤与炎性和生理性摄取的鉴别有诊断价值,但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无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延长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对中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自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且随访时间均在3年以上的101例中高度复发风险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伊马替尼治疗情况:3例因不良反应服药不足1年后停药;24例服药1年后停药:21例患者服药2年后停药;18例患者服药3年后停药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后间置空肠代胃术与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远期并发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由两名研究者以“Gastrectomy”、“Roux-en-Y”和“Interposition”以及“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和Google Schol
目的 分析Ⅰ型食管闭锁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长期生活质量,以探讨其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2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家属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6例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食管造影所判断的两盲端距离选择手术方式.2例于出生后即行一期近、远端食管端端吻合术;14例出生后行颈部食管造瘘和胃造瘘,其中8例完成二期胃管(胃)代食管吻合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FD)的可行性.方法 对符合PFD诊断的30例女性便秘患者行三维动态超声检查,比较其静息状态下与模拟排粪状态(Valsalva 动作)时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的指标α角、经肛管三维超声测量的β角、γ角和H线的差异;同时,对超声各测量指标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动态超声检测出30例患者中直肠前突13例(43.3%),直肠黏膜内套叠14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而进行病变肠管切除手术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30例(82.3%)患者接受术前营养支持,其中行全胃肠外营养60例,完全肠内营养28例,肠内与肠外联合营养支持42例.分析术前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指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接受术前营养支持的130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
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获得潜在治愈的唯一机会。转化治疗对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转化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尽量应用具有最高效率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转化切除率。为进一步规范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合理应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肝脏外科、结直肠外科和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结合该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性切除的54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术中淋巴结廓清入路均遵循“胃结肠韧带→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4sb→4d→6→14v和8a→12a→9→7→11p及1→3→5→网膜囊”的次序,分析该廓清入路的可行性及肿瘤手术学结果的有效性.结果 54
目的 评估全结肠旷置、回直逆蠕动侧侧吻合术治疗高龄特发性结肠慢传输便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 1年9月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全结肠旷置、回直逆蠕动侧侧吻合术的13例高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年龄63~82(平均74)岁,病程7~38(中位10)年.手术时间(55±4)min,术中出血量(30±2) ml,术后住院时间1
目的 探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随访中如何有效提高随访率和随访质量.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QLQ-C30与CR38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回顾性调查,对随访情况以及性相关条目缺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发出438份,回收285份,随访应答率65.1%.285份回收量表中,262份(91.9%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在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经脐单孔L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新生患儿中男13例,女7例,入院时年龄出生后10 min至3d,其中早产儿4例,低体质量儿(小于2500 g)3例.经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闭锁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空肠闭锁9例,空肠狭窄2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