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来源 :品位·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支部工作尤为关键。学校应关注这一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过活力建设来体现这一组织的重要指导作用,一些学校团支部发挥的作用较小,缺乏工作活力以及工作热情。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团支部的活力建设,提高团员的思想觉悟,进而使学校团支部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以“品”为明线,以“探”为暗线,包括导入、课中三个活动、课后延展在内的“五品三探”环节贯穿教学,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美。导入以“品”引“趣”,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觉美;课中以“品”导“思”,引发学生探究,铸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成美;课后以“品”促“动”,催发学生践行,实现课程育人的行为美。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的成因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受“左”倾错误以及“大搬家”式行动的影响,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减员5万余人,平均每天减员在1000人以上,这一残酷现实使部队干部、战士产生了“怀疑”和“不满”情绪,3个问题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引
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在郴州。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遭遇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部进入湘南地区。不久,朱德召集湘南、粤北十几个县的党组织的负责人,召开汝城会议,决定在12月中旬发动湘南起义。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部进入广东乳源的杨家寨(今属乐昌市),决定实现汝城会议计划,发动湘南起义,在宜章率先组织暴动。  1928年1月,胡少海带领先遣队,打着国民党军第一四○团的旗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