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一家系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一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家系患者及"健康"个体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分析,以探讨该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方法

对2012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集,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一大家系的9例患者及27名健康个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该家系SCA3基因编码区内CAG三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然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及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直接读取该家系患者及健康个体的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从而进行基因诊断分型及对该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通过基因检测,该家系9例患者均为SCA3型,CAG重复次数为62~72次;27名健康个体中9例为症状前患者,CAG重复次数为63~69次;其他18名健康个体CAG重复次数为12~21次。

结论

该家系确诊为SCA3家系。通过CAG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检测可以对临床疑似患者进行确诊及分型,同时可为症状前患者的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0只,18月龄,体重400~5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0):空白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饱和氢盐水治疗组(Ⅳ组)、生理盐水治疗组(Ⅴ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Ⅲ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Ⅳ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图论的方法对脑震荡综合征患者脑网络效率的改变。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脑震荡综合征患者23例,有迁延不愈的头晕、头痛、注意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睡眠障碍等功能障碍,另招募23例健康对照者;两组被试进行Stroop色词实验了解选择性注意功能是否存在差别;采集两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MRI)数据,使用GRETN
目的分析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伴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5(37~77)岁;平均随访时间40.6(9~119)个月,术前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CI),测量相邻椎体后缘滑移距离及椎间角,术前术后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目的探讨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沿矢状位快速翻转手法复位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且沿矢状位快速翻转治疗的38例垂直悬头位试验阳性的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38例BPPV患者中,男15例(39.5%),女23例(60.5%),年龄33~71岁,平均(55±12)岁,从发病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70岁以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肉毒素门诊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诊治的64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0岁,35例)及中青年组(<60岁,2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剂量、安全性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测评。结果老年组的A型肉毒素治疗剂量为(88±30) U,中青年组为(72±
目的评价肾静脉上下腔静脉(IVC)滤器置入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14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VTE患者施行了肾上IVC滤器置入联合抗凝和(或)经导管溶栓治疗。术后随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IVC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置入1枚滤器于肾上IVC。26例患者滤器留置5~17(11±3)d后取出;2例滤器永久留置。术中全部患者无滤器倾斜